蓝调音乐之旅:重返61号公路

只抓住6个

< BACK

基本资料:

The Blues: A Musical Journey

蓝调音乐之旅

这套系列纪录片是为了纪念布鲁斯百年而拍摄,由Martin Scorsese担当制作人,共包括七位导演的七部长片。

这几位导演各有自己的风格,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审视布鲁斯。他们带着对这种音乐的热爱,希望制作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高度个人化的电影。可以说,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看到“61号公路”,你一定想到了Bob Dylan。的确,在这套纪录片中他出现了,只有很少的镜头。他著名,却并不总是主角。

Bob Dylan让美国的61号公路扬名世界,可那实在算不了什么。早年的布鲁斯艺人们才最了解它,Highway 61见证了他们的生活,经历了他们的奔波,并聆听着他们的歌声。

What is the cause of we being on the highway 61?
I wan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o you
That is on the part......of the acreage cut
that has been reduced so low
that the farmers say, he's not able to give us
the proper amount of land, to work
that we can secure our living for our women and children
And therefore, we have been asked out of the premises
and we have made our way to 61, for our efforts
And I want to say: women and children here, on this highway
are suffering in the cold
one hundred and twenty-nine women and children here
starving and suffering
but we, who have the bite, are dividing with them
One hundred and forty-two families on this highway
homeless people
and the only thing they want
is shelter, and food and a decent place to live

------Skip James: Hard Time Killin' Floor

我们为什么会在61号公路上?
我要回答你
那与耕地面积有关
它已经被减到很小
农民们说,他不能给我们
合适数量的土地以耕种
不能维持我们的生活,养活我们的妻儿
所以,我们要离开家园
我们要去61号公路,我们要努力
我想说,在这个公路的那些女人和孩子
他们正在寒冷中挣扎
这里有一百二十九个妇女和儿童
正在忍饥挨饿
可是我们,我们却被迫与他们分离
这个公路上还有一百四十二个家庭
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他们唯一想得到的就是
庇护和食物,还有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

61号公路穿越贫穷的密西西比三角洲。黑人们遥望它的北方,以为那里有财富和希望。然而,1930年代的农业机械化浪潮也在沿着61号 公路蔓延,像魔鬼一样驱赶那些穷苦的黑人。

就在此时,布鲁斯艺人们却发现了自己本已拥有的财富,他们开始懂得生活就是艺术,哪怕是悲惨的生活。艺人们什么都没有,只获得了“布鲁斯”,一个充满伤感的词汇。弹唱着布鲁斯, 他们把足迹留在公路周围,让61号公路、51号公路、49号公路,都变成了布鲁斯公路。

然而,魔鬼无处不在,它要艺人们留下吉他。有人告诉我,它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守候在著名的61号和49号公路的交叉口(Robert Johnson有一首《十字路口》,即指该路口)。那么就是在Clarksdale吧,它今天已经成为布鲁斯纪念地。 传说中,魔鬼等在那个61号公路经过Clarksdale的路口,要交换艺人们的吉他。可它怎么知道,席卷南方的那些沧桑的吉他声正是击败魔鬼的宝剑。

那一年,杰克·克鲁亚克(Jack Kerouac)还没长大,布鲁斯艺人们却早已在路上。

Feel Like Going Home  回家的感觉

导演:Martin Scorsese

纪录片的第一部自然是由Martin Scorsese导演的,他喜欢布鲁斯——这可能是他和我唯一的共同点。

伴着音乐叙述。谁都会这样拍摄。但足够了。

如果说它有何特别,可能就得提一提非洲之旅。谁都知道布鲁斯的源头在非洲,但我认为美国黑人才是它的发明者。非洲的乐器(甚至包括它的制作)展现在我们面前,于是看着它们被弹拨。它们只是被弹拨。

非洲的生活也许更艰辛,可是美国的黑人必须时常面对险恶。布鲁斯回到家乡,它已经没有感觉。

The Soul of a Man  人之乐魂

导演:Wim Wenders

说它是七部中最出色的一部,并不是因为Wim Wenders的名气。Wenders的拍摄手法是所有影片中最丰富的。他把叙述、访谈、历史资料和表演均衡地糅合,张驰有度。他的视野也更宽广,用影像感性但清晰地勾绘了布鲁斯艺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

他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三个人:Skip James、 Blind Willie Johnson和J. B. Lenoir。不同的命运,相似的影响,同样的神圣。

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些我们熟悉的明星出现,比如在Wenders的故事片中出现过的Lou Reed和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他们都在演唱布鲁斯歌曲。

The Road to Memphis  孟菲斯之路

导演:Richard Pearce

61号公路经过孟菲斯——马丁·路德·金就在这里遇刺。

B.B. King的大巴曾经沿着61号公路来到孟菲斯,Bobby Rush的大巴现在还和前辈一样时常在这里进出。

很多条路,其中一条是末路。

还活着的布鲁斯艺人在缅怀光辉的过去,告诉我们当初这里,还有那里到处都有布鲁斯,可是现在它们只是千篇一律的商业街。甚至从他们的穿着我们也能判断出布鲁斯市场的萎缩。

一路的失落。

Warming by the Devil's Fire  被魔鬼之火所灼

导演:Charles Burnett

唯一的一部故事片。却并不有趣。

一个黑人小男孩被叔叔“劫持”。家里人都在找他,而他正在跟着叔叔进入布鲁斯世界。在教堂里,小男孩感到困惑。可能他在想,如果福音(gospel)属于天使,那么布鲁斯就属于魔鬼。长辈在福音音乐中长大,可是年轻的叔叔却带他接近魔鬼之声。

在1950年代的密西西比,选择何种音乐来欣赏是一件严肃的事。

Godfathers and Sons  教父与教子

导演:Marc Levin

最现代的一部。

它的重点在于展示布鲁斯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

导演和Public Enemy乐队(这个hip-hop乐队我不感兴趣)的Chuck D等人一起,在芝加哥探寻布鲁斯的存在。城市广场上的演出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Chess唱片公司的继承人给了他们更多的惊喜。

布鲁斯尽管不像当初那样辉煌,但它的影响无疑非常深远。很多音乐中流淌着它的血液。所以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名鼎鼎的歌星,the Rolling Stones、Bob Dylan、Jimi Hendrix。尤其是谈到魔鬼一样的Jimi Hendrix时,我才发现,他们和我一样,是顺着Jimi Hendrix这条线找到布鲁斯的。

Red, White & Blues  红色,白色和蓝调

导演:Mike Figgis

比较没劲的一部。

最初布鲁斯在美国主流社会并没有立足之地,但在欧洲却格外受欢迎。在“不列颠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年代,它在英国绕了个圈子,闯入美国的主流市场。

影片主要就是访谈,尽管也有很多名人,比如Van Morrison、Eric Clapton、Jeff Beck、Tom Jones等,但还是没有多少趣味。比较明显的一点是,英国人在镜头前比美国人规矩多了,他们从不像美国人那样呲牙咧嘴。

The Blues: Piano Blues  钢琴蓝调

导演:Clint Eastwood

钢琴不能像吉他那样被随便扛着走,所以导演Clint Eastwood将几位艺术家分别邀请到他的钢琴前。谈谈,弹弹。

拍摄方法也比较简单,访谈+现场演奏,穿插历史资料。

最后是钢琴布鲁斯和交响乐队伴奏的爱国歌曲,作为这个系列的结尾。至少能让人觉得那是个结尾。

 

制片人Martin Scorsese说过,他们并不想拍摄成权威的历史影片,重点还是在于个人发挥,不求全面,但求深入。更因为它是对音乐的纪录,个人口味就占有特别重要的份量。

果然,我没有看到我喜欢的Stevie Ray Vaugh,一个镜头也没有。其他演唱布鲁斯的当代歌手乐队也没有出现。

看来Stevie Ray Vaugh也应当去公路奔波,以便被纪录在百年布鲁斯的纪念影片中。当我们回到61号公路的时候,云层中也许就会隐现Stevie Ray Vaugh那架失事的飞机。


参考资料:

1. Pepe Escobar.布魯斯和美國61號高速公路.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2004.06.01

2. 关于Stevie Ray Vaugh的简单介绍:http://www.menggang.com/music/blues/vaughan/vaughan.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menggang.com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