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热情不至于狂热

 

 < BACK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诸如此类的警句在《狂热分子》中俯拾即是。这是我们阅读此书的一个理由,但却远不是全部。

作者埃里克·霍弗,不是一位嗜好锤炼文字的作家,甚至也不是一位通常意义上的学者。父母早逝,他7岁时莫名其妙地失明,15岁时又毫无原因地复明,至此养成了如饥似渴的阅读习惯。他从没有机会上学,长期在贫民窟居住,40岁时成为一名码头搬运工。62岁时,虽已身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但仍未离开码头工人岗位,被誉为“码头工人哲学家”,写出了这本社会学经典之作《狂热分子》。

在本书中,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印度独立运动、纳粹主义、共产主义、犹太复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均被作者纳入“群众运动”的范畴中进行平等的打量。通常情况下,由于这些事件的影响太大,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单一事件的真相或目的上,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群众运动这种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又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而敏锐者如霍弗,就把关注点转到了“群众运动”上。

在霍弗眼里,古往今来的群众运动,无论打着怎样的旗号,吸引的都是同一类人———一群活得糟糕透顶,以至于在自己身上看不到任何活下去的理由的“失意者”。为了寻找生活的支撑,他们必须想办法忘记自己,隐藏自己,把这种因自身的无力而产生的挫败感压制下去。而此时,群众运动就是他们的一剂良药。在群众运动中,他们成功地将不值一活的自己隐匿掉,让光荣伟大的理想将其溶解,从而获得了生的希望和生的喜悦。《狂热分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群众运动的“忠实信徒”们其实并不在乎他们所信奉的主义、口号或从事的事业。他们真正想要追求的不是理想而是匆忙,他们真正想要逃离的不是苦难而是自由。

霍弗对“忠实信徒”们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述,与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景象形成了绝妙对照,其贴合程度足以使人产生共鸣,更催人反省———作为运动领导者,如何引导群众运动在实现具体目标后结束其积极阶段,使其不至于从良性群众运动骤变为一场群众性闹剧?作为个体,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被自身的负面情绪俘虏,尤其在当前的网络喧嚣中,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冷静理智,不为种种非理性煽动,沦陷于某种狂热之中?

霍弗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他虽有著书之功力却并无立说之野心,他只是展现出一些罕见的现实并下一些惊人的断语,而没有构建完整的体系或进行严谨的论证。正如作者所言,“本书只尝试去解释,而这些解释———它们全都是理论———是以建议和论证的方式提出来的,哪怕我的口吻有时看似斩钉截铁。”“本书并不是一部权威性的教科书。它是一部思考之书,并不避讳提出一些片面的真理,因为有时片面的真理也可以开辟新的思路,帮助架构一些新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这过于沉重和严肃的主题能轻松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使其掩卷深思。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美]埃里克·霍弗著,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转自 解放日报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