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L. T. Hobhouse
Leonard Trelawny Hobhouse, born on
Sept. 8, 1864, St. Ives, Cornwall, Eng;
died on June 21, 1929, Alençon, France.
He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1887–97) and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1907–29), served as secretary of the Free Trade
Union (1903–05), and arbitrated several labour disputes. He also wrote
for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and was political editor of the Tribune
(1905–07).
Hobhouse was one of the leading
social theorists of the Edwardian period and is noted for his prominence
in the fields of liberalism and sociology. He tried to reconcile
liberalism with collectivism in the interest of social progress. Hobhouse's
Liberalism (1911) has been described as timelessly classic and the best
twentieth century statement of Liberal ideals.
霍布豪斯 L. T. Hobhouse |
作者简介
Leonard Trelawny Hobhouse于1864年9月8日出生在英格兰康沃尔的St.
Ives,于1929年6月21日在法国的Alençon去世。
他曾在牛津大学(1887-97)和伦敦大学(1907-29)任教,还曾担任自由贸易工会的干事(1903-05),仲裁过数起劳资纠纷。他还曾为Manchester
Guardian杂志撰写文章,并担任Tribune杂志的时政编辑(1905-07)。
Hobhouse是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其突出贡献主要在于自由主义和社会学方面。他试图将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统一在社会发展中。Hobhouse的《自由主义》(1911)被誉为永久的经典,以及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理想的最佳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自由主义问题的名著。全面论述了自由主义在19世纪的英国发展进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其中包括市民自由、财产自由、个人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自由、种族自由、民族自由、国际自由、政治自由等。本书对边沁、科布登、密尔等英国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也进行了介绍和评论。 |
英国人谈论自由主义自然权威,而这个人如果是霍布豪斯的话那就更值得细心聆听。在《自由主义》中,霍布豪斯
阐述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对历史脉络和前人理论做了评述。我个人认为,他的那些基本理论值得当代的自由主义者用心思考。倒不是说它们有多高深,而是因为至少从字面上看,它们都是有道理的。我尽管并非一个自由主义者,但还是非常同意霍布豪斯的那些观点。
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他的看法,问题是碰到具体情况他们可能会为利益所左右,自觉不自觉地违背那些原则,毕竟它们还涉及到尺度这个老问题。比如霍布豪斯说普遍自由的前提是普遍限制,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反对。作为老百姓,你一定希望君王的暴虐行为也和平民一样应该得到惩罚。但如果角色转换一下,你能够通过减少自身所受限制而受益,也许他就会破坏这一原则。这样看来,“自由”必须要有“平等”作伴,它们必须捆绑在一起,否则自由主义就是空谈。然而,在二十一世纪,打着“自由”的旗号去消灭“平等”的勾当却比比皆是。 |
在霍布豪斯那里,我还意外地品出了点乌托邦的味道。他说过,解决现实问题的个人主义其实与社会主义相差无几,因为那必须通过扩大社会控制范围实现。只有国家和社会才能最终起到调节不公和失调的作用。这就对上层建筑的健康和公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还提到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多数人有权对少数人进行制裁,事实上这也是难以把握的问题,不仅因为多数人能否代表正义值得探讨,甚至连利益是否受到侵害都不容易判定,要知道,所谓受侵害的现象,有时只是被假扮出来用作借口的。所以说,霍布豪斯对人类的道德水平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免不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自由主义的发展,比起《自由主义》最后一章所描述的更加坎坷。它在当代的敌人,已经不仅仅是霍布豪斯所说的财阀帝国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它们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甚至寄居在自由主义本身中。至少在与保守主义的斗争中,我站在自由主义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