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敌视童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童年的消逝》

吴燕莛

 < BACK

这本探讨当今社会和媒体的经典著作,描绘出了童年在今天美国社会的迅速失落以及由此对成年所构成的相应威胁。

 如果有人说,童年在大众传播的时代正在迅速消失,你或许会大惑不解,或许心领神会。放眼街头,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微型成人:儿童穿着迷你的成人服装,说着成人的语言,甚至体态也越来越像成人。电视从早到晚播放着的电视节目,包括凶杀、情爱之类我们原以为儿童不宜的内容,向所有的人开放,童叟无欺。另一方面,成人的着装也越来越像儿童的世界一样绚烂多彩。显然,成人对自己需要跟儿童不同也不以为然。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
 这正是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主题。波兹曼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正驱使我们倒退到一个与蒙昧的中世纪没有多少差别的时代,因为在文字(字母)出现以前,儿童与成人都是依靠同一种传播媒介——口口相传来获取知识。当时虽然也有儿童,但并不存在童年这个概念。波兹曼在书中旁征博引从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开始,论证了这个概念的出现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印刷机的发明使原来把持在僧侣教士、抄书匠手中的秘密流传入贫民百姓之中。这时,识字能力便成为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最强有力的分水岭。成人因为有识字能力,所以能够获得各种知识。而儿童则需要到学校学习认字、语法,并在成人认为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获取知识。波兹曼引用了他自己小时候如何费尽周折搞到禁书《北回归线》,却终因无法想象某些细节而不能完全理解书中内容的例子,抨击如今的电视媒介敞开了成人小心保守的秘密,如性、疾病、死亡等等,将儿童不曾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一股脑地灌输给他们。其结果是如今的儿童早早就沾染上了成人的悲观怀疑、漠然和傲慢的习气。如今电视事实上已经成为孩子的第一教员,其次才是学校的教师。而且,电视媒介以传输图像为特征,对受众没有任何要求。只要视力没有问题便不会不具备观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观看图像的能力上,儿童与成人并没有多少差别。因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50多岁的成年人跟一个10来岁的孩子相比,在看电视的时候,前者并不比后者占有什么优势。
 波兹曼认为,印刷术的发明还带来了人类思维上的革命。在印刷文化下,书本内容的线性有序排列,注重内在逻辑,其结果是训练出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印刷文字也要求人的持久的注意力。而在电视文化时代,作为视觉媒介的电视,每小时播出1200个图像,充满动感、刺激人的感官,满足的是人的感官和供人娱乐。它造就出来的是人们短暂的注意力、不连贯的思维已及纯粹感性的反应。
 早在1982年,波兹曼就以罕见的洞察力提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出现,改变了美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使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纽约时报》的书评称该书是“极其精彩却又严谨的雄辩。”1994年,《童年的消逝》再版,遗憾的是,12年后,波兹曼的预言一个个被证实,而且原来所发生的一切仍然在发生,“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尼尔·波兹曼在美国的传媒学术圈内影响巨大,被认为媒体理论家和社会批评家。他在纽约大学执教近40年,担任文化传播学的系主任且首创了“媒体生态学”这个崭新的学科。这令有“传媒理论祖师爷”之称的麦克卢汉都羡慕不已,他始终后悔没有创办一个像波兹曼一样的博士专业。大多数研究传媒的学者在警告电视的影响时,给人描绘的往往是一种虚构的世界,因为他们偏重于分析具体电视节目对观众所产生的影响,如电视对少数族裔带有偏见的描写、电视节目中暴力内容的层出不穷等。而波兹曼承袭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理论,从媒介的本质来挖掘电视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因此他的分析变得很具体,令人信服,发人深醒。这两位媒体理论家在50年代便认识,且互相景仰。当时,麦克卢汉还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英语教授,后来写出了《理解媒介》这样一部令后人视为“宝贝”的著作。据麦氏的儿子艾里克说,麦克卢汉和波兹曼常有思想交流,当然也不乏争论,但看得出相互非常尊重。
 《童年的消逝》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它还被北美、欧洲不少大学的传播学专业选作教材。波兹曼对传播媒介发展的论述,不啻是一个微型的传播史。而他对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商业广告及其他内容的分析也人木三分,给人启迪。

转自 中国图书商报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