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摇滚与伍德斯托克精神

文/简尼

事件:1961年,约翰·列浓、保罗·麦卡尼、乔治·哈里森和皮特·贝斯特在将自己乐队名称由“银色披头士”改成了“披头士”。只要他们一登场露面,狂热的歌迷就会掀翻座椅,冲上过道跑向舞台,并与警察进行不共戴天的打斗。当汇聚在白宫之外和校园之中的反战青年们一遍又一遍齐声高唱列侬在1969年推出的《给和平一次机会》时,列侬的“革命”身份已经盖过了鲍勃·迪伦,成为了和平反战的新象征。 

与“披头士”相比,“滚石”在外观上显然是更加“革命”化的,当“滚石”第一次在英国的电视上等台表演之后,他们的长头发和乐队灵魂米克·贾格尔身着衬衫的“下流”模样便激怒了许多绅士,报纸上开始把“滚石”称为“全英国最脏”的乐队,但是美国加里福尼亚一个激进学生组织却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热烈欢迎‘滚石’,欢迎与我们一起同手握权柄的狂人作殊死抗争的同志们!全世界的革命青年都听到了你们的乐声并在它的鼓舞下采取了更为决死的行动,我们在亚洲和越南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游击队里战斗,我们在全国各地的摇滚音乐会上暴动……”。

在“五月革命”以后的三个月,40万年轻人于8月15日至17日,聚集在美国东部的伍德斯托克,举行了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音乐节,从此,伍德斯托克精神与“五月风暴”一样,成了反抗性青年亚文化的代名词。当时,两场特大暴雨再加上40万双狂舞的脚,将音乐会现场踏成了一片泥沼,在巨大的演出平台上音乐、诗歌朗诵通宵达旦,高音嗽震耳欲聋,“要作爱,不要作战”的反越战口号响彻整个会场,青年们长发束带,穿着粗布蜡染衬衫、印染工装裤或嗽裤,发疯般地随着刺耳的音乐摇晃,他们吸食着毒品,在泥浆里的湿睡袋中性交,或者干脆赤身 裸(我不是敏感词)体、当众作爱。当天才摇滚乐手吉米·汉瑞克斯用奇怪的腔调哼唱起美国国歌时,音乐会达到了高潮,疯狂的观众合着节奏将星条旗撕得粉碎,他们试图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寻求人类之爱与和平,富有反叛意味的摇滚乐、毒品与性,构成了伍德斯托克精神的要素,它们在整个60年代不仅变成了生活的时尚,而且也成为了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观点:60年代被认为是一个文化革命的年代,历史学家把68年震惊世界的法国“五月风暴”以及其后的一系列青年反叛文化,视作“新时代人类文化革命的母体”,认为其影响波及了风俗活动的规则、休闲方式的安排和都市商业文化的生存空间,并以通俗性、平民化和非道德性而彪柄后世。

风云人物:当鲍勃·迪伦1965年在美国新港民歌节上接通一只电吉它从而激怒他的大部分听众时,民歌时代实际上已告结束,而摇滚乐时代已经开始,他对着“战争贩子”大唱“我想让知道,我可以看透你的面具”,他也唱出了那句如今全世界的青年都已耳熟能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随着这些歌曲渐渐成为民权运动的战歌,迪伦作为抗议歌手的高大形象也日渐丰满,1963年8月,在向华盛顿进军的庞大队伍中,迪伦紧着马丁·路德·金;当大批的美国青年倒毙在越南丛林时,迪伦弹响了反战的最强音。迪伦通过摇滚将黑人民权运动、校园言论自由运动、反战运动的各色人等和各类团体魔术般地联结在一起。同时,摇滚乐现场演唱会本身,也成了青年们从事“革命”和表白“革命”的最佳场所,摇滚也意味着青年们故意与国家机器、政权和体制的最直接代表--警察作对。 

转自e龙 小资生活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