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想说“北京的风很大”

木棉默言

< BACK

观看“北京的风很大”就犹如聆听一张地下乐队的low low-fi小样。它的Low-fi不仅仅表现在极为简陋的拍摄设备上,贯穿于整部记录片中的粗糙影象、简单对答以及深藏于镜头下睿智的幽默和深省都无不渗透着实验电影粗犷而又内敛的美感。

如果说人的思想是主观的,还存在着一定的虚伪性,那么雎安奇镜头下的影像诠释的就是对立于虚伪的那份真实。雎安奇的关注焦点始终处于平实生活中,丝丝入微地映射着人心最底层黑暗与光明的对立。

于是,从影片的开场到结束,镜头都执着地聚焦在形形色色的人的身上,不管是推着婴儿车的老妪、闲荡于街上的情侣、囊中羞涩的外来民工、端坐沙发的领导抑或是正在如厕的中年男人。镜头缓慢地捕捉着每个被各自城府深淹着的灵魂,城市的人生百态凸现在那几句简单的问答中:

“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

“你觉得你们在一起幸福吗?”

“我们可以和你们一道吃吗?”

面对着突然而来的镜头和麦克风,在那么的一刹那,每个人都会有下意识的反应。而正是这一刹间的反应,来自人心底最真实的地方,他还来不及经过大脑的思考和加工。而这份精诚可贵的真实正是雎安奇意图向我们表达的。

同时,雎安奇的镜头始终酝酿着一股浓厚的人性情感。为身怀绝症的孩子疲于奔波而绝望无助的两夫妻相互搀扶着蹒跚于人头涌涌的街头,正在打吊针的孩子用瘦削的小手拭擦母亲脸上的泪水,又或者是在影片的最后面,镜头慢格推移出医院而游动于街头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孩的脸上……这一切,凝聚着对不幸的关注和同情,对希望的寄托和憧憬。

雎安奇是聪明的,他点到即止地表达了他的意图,而将更深层的主观思考留给了观众。在镜头停留在医院的时候,和我一同观看的一位同学大声说:“如果我是那个孩子的父亲,我早就不养他了!”而同样是这位同学,在观看《阮玲玉》中张曼玉饰演的阮玲玉服毒自杀前写遗书的时候,他又冒出了一句话:“要死就快点啦!”我记得当时我们差点就为这句话而动手打架了,然而今天我没说一句话,出奇的心平气和。因为我知道,这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生活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而已。显然,雎安奇很清楚“艺术是主观的”这一道理,他只是用冷静的镜头拍摄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无数组真实的生活片段,留下的琢磨和思考肯定将随着混乱不清的景像沉淀在观众的心中。

春天,明媚的轻风吹拂着神州大地,何等的心旷神怡;

冬天,严寒的北风刀割般撕裂万物,满目的萧条孤寂……

而生活就像不同季节的风一样飘拂不定、难于捉摸,能否凌驾生活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对生活有着正确的认知。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喜悦,不管风是大的还是小的。

转自 TOM娱乐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