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军
何建军(又名何一),男,1960年生,北京人。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 进修班。 1993年,拍摄黑白故事片《悬恋》(又名《红豆》、《世纪末的对话》)。 1991年,拍摄彩 色纪录片《自画像》,片长23分钟。两片均于1994年2月应邀去荷兰参加第23届鹿特丹影节。其中,《悬恋》获国际影评人奖,去过10几个电影节展映。 1986年,拍摄纪录片《一个朋友》,片长20分钟。 1994年元月至95年2月拍摄《邮差》。该片去过20多个电影节参展,在24届鹿特丹 国际电影节上获金虎奖(青年导演奖),在95年5月新加坡电影节上获GOLD奖。 何建军是82年开始接触电影的。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家待业,临时性的在报社干过、做过建筑工人。后经人介绍,去黄建中的《如意》剧组干杂活,从此,再也未与电影分离, 并与一连串第五代导演结缘,在 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等导演的影片中,何建军先后做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蓝风筝》等多部影片的副导演。 与第五代导演合作的10年里,他边干边琢磨,“渐渐形成一种连自己都不能抗拒的心理, 即用电影说话,用电影关注今天现实生活里的人。”86年,他用积攒的钱租来摄像机,和几 位朋友合作拍了第一个短片《一个朋友》,拍摄时间是两天,拍摄经费为2000元。这个片长 20分钟的纪录片,录下了星星美展画家米丘在国内的最后一次画展。“看到自己对电影的想 象和曾经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及人物,变成有声音有画面的东西,心底真有种说不出的兴 奋和刺激。” “为了去验证那些曾经思考过积累过的有关电影的东西”,88年,何建军去了电影学院 的导演进修班。 91年,他拍了纪录片《自画像》,片长23分钟。这是他的第二个短片。片中纪录了中 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裘沙对身世的诉说及他的一次画展。裘沙先生除了是位画鲁迅题材的画家 外,还是一位历次政治运动都受冲击的知识分子。 93年元月1日,何建军的第一部故事片《悬恋》开拍。他是用拍广告片和妻子筹来的 钱买的胶片。那时一本黑白胶片(国产乐凯牌)是300元,他买了30本,而一般需要40 本。当他买完胶片,兜里只剩下了五千元。但他还是开机了。 《悬恋》的动机来自何建军中学时代的一个事件。用何建军的老师韩小磊的话来说,《悬 恋》是何建军对童年的一次记忆的终极萦绕,他一直想表达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脆弱、 敏感、自身免疫力的缺乏。 《悬恋》的故事是:某所精神病院年轻的男护理员,因看过年轻漂亮的女病人的病历, 然后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情纠缠…… 片子的场景设在国棉三厂职工医院。女主角由史可义务出演。“这样一部电影,如果没 有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热情相助,我想是拍不成的,在资金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他们不仅没 有拿到一分钱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拚命工作,有人甚至掏出自己的钱来援助拍摄。 我深深觉得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合作,这是年轻人在用电影表达着对生存的体味。”何建军说,此片得以完成,与中国东方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萧鸣(萧军的长子)的大力支持分不 开。萧鸣在看了样片后,说他至少有10年没看过黑白片了,听说了片子的处境,马上拿出 9万元钱,作为完成后期制作的费用。 94年元月17日,何建军的第二部故事片《邮差》开拍。同年3月,前期就结束了。“但做后期时很费劲,当时剪接是在北影厂,广电部的文件一发,北影厂就把我轰了出来。洗印中心也赶我。后来只好出去做的后期。直到95年2月,这部98分钟的片子才最后完 成──是在飘流不定中完成的。《邮差》共用70万元人民币,其中鹿特丹电影节和香港的朋 友赞助了60万元。”我采访何建军那天是95年的11月3日,他说此刻《邮差》正在夏威夷 参展。 谈到“个人电影”,何建军认为:“中国应该允许这种实验性的、不走市场的电影存在。 允许个人拍片,才能出现活跃的电影文化;太统一了,就显得单调,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就 不想看其它片子了。广电部对鹿特丹电影节事情的处理是欠考虑的。别人有没有解除‘封杀’我不知道,反正我至今还未解除‘封杀’。我拍电影是要表达对电影、对生活的积累。我拍片没想过要走向市场,10万块钱的片子怎么去跟人家的大投资竞争?而不走市场,我干嘛 要花30万去买厂标?” 他也承认,个人拍片有很多困难,由于与现行管理体制发生冲突,自然会引来一系列麻 烦。但他表示还得坚持这种做法,因为毕竟可以不受限制地做电影。我问他,如果有电影厂接纳你,让你成为厂里的一名正式职工,你干不干?他回答:那我还得想想我去那儿能干嘛, 如果天天让我坐在那儿,那我还不如呆在家,把名额让给别人。 问在国内导演中他服谁,他说谁也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