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

Revolutionary Morality: A Psychosexual Analysis of Twelve Revolutionists

作者:[美]威廉·H·布兰察德(William H. Blanchard)

戴长征 译

ISBN: 7-80109-735-1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开本:889×1230  1/32

20041月第一版

368

 

 < BACK

官方书评

迄今为止最具典型意义的政治心理研究专著。

从劳伦斯到卢梭,从托尔斯泰到甘地,从马克思到格瓦拉……该书在革命者那些耳熟能详的日常行为背后,发掘出令人惊诧的心理动力源泉。作者有意回避“革命问题”社会结构分析的康庄大道,而迂回潜入革命者精神世界的丛林险境,将惊心动魄的“革命事件”转换为“政治人物”意欲不止的理想激流。作者放弃了以性压抑为核心的传统精神分析方法,而把“内疚负重”向“拯救责任”的快感升华,看成革命者行为的无意识动因,从而在被人忽略的视角上,描绘出另一幅“陌生的”革命画卷。

《革命道德》并不是一部全面描写革命人物的人生和时代的作品。本书充分融合了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的研究手段,将革命问题升华为一种心理层面的冲突,力求挖掘出革命者的心理动力源泉。

事实上,比自由主义嗓音更亮的、更积极活跃的是那种顽强的抗议者,他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一只总是叮在国家这层牛皮之上的牛虻。他一刻也不停地斥责着特权和不公,即使是在一个多数人都感到相当满意的民主国度里,也是如此。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尽管译者可能有其他方面考虑,但我还是比较同意他的说法:原书名直译应当是“关于革命者的性心理分析”,但这不能完全概括书中的内容。所以说“精神分析”更全面和贴切。

作者选取的革命者都是鼎鼎大名,不过都不是长期的执政者,而是长期的反抗者。如此选择样本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读者必须清楚这些被罗列在此的人物不能概括所有革命者,他们某些方面本来就具有相似的特征。

以前没有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述革命者的故事,所以此书显得有点特别。然而作者的分析似乎比较简单化,用同一个筐子装不同的蔬菜。比如抓住受虐心理就往每个人头上安,总是可以解释得通的。不过对于读者来说,作者的论述基本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更没有任何晦涩之处,可读性比较好。

总结全书,革命者之所以能成为革命者,就在于他们能够做到“无我”,因此他们才能够从优越的家庭中出走(他们没有出身很低的)。而极力靠近苦难在作者看来有受虐之嫌。当然,我并不完全同意。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社会反叛者
第一章 T.E.劳伦斯:负罪的角色
第二章 让-雅克·卢梭:反叛的精神
第三章 列夫·托尔斯泰:重返上帝与自然
第二部分 未经战斗的革命信念
第四章 彼得·克鲁泡特金:温和的革命者
第五章 莫罕达斯·K.甘地:受难的力量
第六章 卡尔·马克思:罗曼蒂克的起源
第七章 卡尔·马克思:反抗资本主义
第八章 卡尔·马克思:理论之中的革命
第三部分 未掌握政权的胜利者
第九章 孙逸仙:折衷主义者
第十章 列昂·托洛茨基:国际主义者
第十一章 切·格瓦拉:罗曼蒂克的革命者

1868年 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战争与和平》期间

侍从军官学校里的彼得·克鲁泡特金

甘地坐在手纺车——印度独立运动的象征——旁边

青年时代的海伦·德穆特

被关押在彼得保罗要塞牢房里的托洛斯基

格瓦拉与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

     
   

  Feb 27, 2005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