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后现代的阅读体验

梵 响

 < BACK

这是一部被认定为奇怪的作品,半是混乱的小说,半是哲学的呓语。它有小说所要求的故事,又有学术所要求的术语、阐释和求证。故事的情节是:一位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之父”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艾托尔·格罗奇在自己家的餐厅里被人同时用四种方式谋杀了。当时在场的有他的妻子、同行专家和作家、女研究生、女访问学者等人,他们正在帮助教授筹备召开有关后现代主义的学术会议。究竟是谁杀了教授?出于什么动机?这个摆在负责此案的亨特警官面前的问题,也同样是引起读者好奇的问题。可恶的是警官对此案进行调查时陷入了一帮后现代主义者的话语迷魂阵,日常的话语体系被置换成后现代的话语体系,原本想要完成的追问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喋喋不休。到最后,警官给了读者一个“后现代式”的结论---谁都没有杀他。实际上比情节的叙述更突出的是贯穿在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论著引文和作品中人物的哲学见解,这些哲学话语交织在情节中,构成了整个作品的意义内核,使一件谋杀案变成了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种独特阐释。 

这本书无疑遵循了后现代主义的最好传统,是一部拼凑起来的大杂烩。作者从许多作家---侦探故事作家、哲学家等等的著作中借用了一行行的文字,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是整段的文字。还在每章之前引用了一些重要后现代思想家的话,并煞有介事地为那些想更详细地探讨某一论题的人准备了有关书目。使这本书的学术性更显逼真。 

从小说的角度,作者是预备撩开这群后现代主义者脸上的面纱的,而作者择取的手段就是首先熟悉他们的话语,但遇到一群后现代主义者,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在一群以生产话语为业的学者、教授那里,话语是最不可靠的指标。这群后现代的学者、教授们他们生活在语言所设置的话语迷幛里,而且以设置话语迷幛为生活的目的和手段,在他们对事物作后现代理论的解读时,后现代理论本身也成了他们的生存哲学,于是后现代理论获得了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一种既成的理论范式,对事物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供研究和解读;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处在发生阶段、尚待成型的理论,由一群怀抱后现代理论志向的学者来塑型,塑型者的面貌决定了它的面貌。那么,请看这群后现代主义者的嘴脸吧:他们以做学问为职业,整天徜徉在话语的海洋,可以说,他们象是话语海洋里的一群鱼,他们一本正经也好,皱着眉头说话也好,他们餍足也好,烦恼也好,都不过是在话语的海洋里嬉戏而已。但是,这是一群引领时尚的鱼,能弄潮的鱼,他们能把话语的海洋搅得热热闹闹,引来更多的鱼来凑热闹。 

事实上,后现代理论也好,其它什么理论也好,无非是借助某种知识体系对现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工作又都是由人来做的,人借重的知识体系不同,得出的解释必不相同;更何况人的癖好、兴趣、信仰、价值、观念等等又作为先在的条件参与到这种解释中来,因此,理论的解读也好、建构也好,总是歧义丛生,众口不一。格罗奇与他的学生、妻子、助手、同道,看上去形影不离,他们都在后现代的旗帜下活动,但他们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旨趣和天性,因此他们之间实际上是很隔膜的。当然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他们按一种方式思维、行事、处世。但他们又都聚拢在后现代主义的旗帜下,这就使同一话语纠缠百结,再加上人物之间尚不能超凡脱俗而必不可少的蝇营狗苟,要从话语中滤出些实用的信息,几近痴心妄想。在亨特警官对案件展开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识,有的只是话语的迷幛,即便在话语的迷幛里穿梭,也看不到有助于问题得到实际解决的线索。叙述越彻底,迷幛越难穿越。最后,作者不知是失去了耐心,还是力不从心,反正他对事件的结果不再执着,原来打算完成的追寻,只好不了了之。读者至此也只得放弃原来的好奇,坦然接受这种无结果的叙述。谁知这还歪打正着,正是后现代主义企图实现的效果呢!只有到这个份上,读者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天衣无缝般的巧妙构思。

作者精心炮制出这样一个文本,好象是考验自己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通晓和熟悉程度,他让人物用后现代主义的腔调讲话,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处世行事,他们生活在他们所构筑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之中。他还让那些真正的后现代主义大师也置于其间。如: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利奥塔、德鲁兹、拉康、克里斯蒂娃以及德里达,意大利的埃柯、美国的杰姆逊、罗蒂、斯皮瓦克、波斯特和凯而纳,以及德国的哈贝马斯。这些在后现代主义著作的参考书目中才提到的名字,居然也卷入了这一事件,虽然他们不在“事发”的现场,但他们是即将赶赴现场的“嫌疑犯”,因为他们与事件中的人物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或更为现实的个人关系,对事件中人有一定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具有穿越时空的附着力,这都使得此次事件非同寻常,也更具故事性,同时也便于作者尽情地浏览与检阅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强大阵容。并借助于故事对理论进行了一番消化。 

按照传统的文体分类法,这样的文本好象有点不伦不类,看似小说,有人物,有事件,事件的铺陈也遵循某种情节和节奏,但中间夹杂着的大段文字完全是学术性的,人物讲话也像是在作学术讲演。作者还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阐释也穿插其间。读者与其把它当成小说来读,不如把它当成后现代的学术著作来看;与其把它当成严肃的学术著作来读,不如把它当成较不得真的戏说来看。这样的文本对读者来说,倒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既需要有阅读小说的闲情逸致,也需要有啃学术著作的孜孜以求。既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也需要具备充足的心智和学养。因此,读这样一本书实在不轻松,作者本不打算让人人都读懂,就好象指望人人都能读懂后现代主义理论一样。这样的文本与其说是对传统阅读的挑战,不如说是对传统阅读的颠覆和解构。因此,就阅读本身而言,它也回应了后现代的论题。 

更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文字之外,还配了273幅插图,这些早有出处的插图也具有后现代视觉艺术的特征,或让人无以名状,因为它让人觉得经验的缺乏;或让人自作聪明,因为对它的解读很可能误入歧途。视觉上的迷惘与思维所遇到的迷惘产生的效果恰好是后现代的。至此,读者或许也获得了一次后现代的阅读体验。 

不过,作者的意图倒显得不那么“后现代”,他希望读者阅读此书后会对后现代主义有更明确而深刻的了解。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作者自己对后现代都有一种想说而说不清楚的困扰,又怎能指望读者一目了然?也许,这倒正是后现代主义学问的真实处境。

转自 光明网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