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曾预见“工厂式生产文章”的时代

朱玲

 < BACK

本报讯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二十世纪在世界范围内读者最多的德语文学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托马斯·曼就说过,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近日,黑塞中早期创作的小说《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德米安》、《悉达多》,首次被世纪文景引进出版。

■“西方文坛大丈夫”曾拒绝诺奖

《黑塞画传》中文版译者李士勋告诉记者,中国人对大丈夫称谓有三个标准,即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照此说来,黑塞堪称我们中国标准的“西方文坛大丈夫”!黑塞不仅是诗人、小说家、杂文家、评论家和画家,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黑塞是做人的榜样!他从幼年起,就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性格,宁可接受父亲和教会的体罚、禁闭,也不屈服于扼杀自由人性的教育;他很早就雄心勃勃地写道:“要么做一个诗人,要么什么也不是!”他没上过大学,但是,1946年秋天,69岁的黑塞因为《荒原狼》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还拒绝了奖金。

黑塞在强权面前从不摧眉折腰。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坚决反对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勇敢揭露威廉皇帝的野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揭露和抨击希特勒法西斯意识形态的反人类罪行,他被德国宣传部的喉舌诬为叛徒,最后不得不以放弃德国国籍、重新成为瑞士公民表示抗议。即便这样他也从未放弃正义的事业。二战后他虽然深居简出,貌似隐士,但他的脉搏始终与时代同时跳动。他的瑞士居所成了德国流亡者的中转站,他公开支持遭到法西斯迫害的流亡者,成为许多反法西斯流亡作家和诗人以及革命者的亲密朋友,其中有托马斯·曼、布莱希特、本雅明、彼得·魏斯等等。他虽然一生生活拮据,但从未忘记帮助别人。

■一生都在和读者通信

有评论称,黑塞的一生,是自我实现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完成一部部文学巨著,成为青年一代在完成自我的人生旅途中的指南,因而他被一代又一代青年视为知己。许多德国青年把黑塞的作品终生带在身边。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黑塞作品先后传到日本和美国,成为青年一代的精神食粮,黑塞成为遥远的东方和遥远的西方青年的偶像。美国嬉皮士的“荒原狼乐队”就是那个时代黑塞崇拜的一个典型例子。据翻译家李士勋介绍,黑塞一生都在和读者通信,至少写过35000封信。

黑塞高瞻远瞩,关注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是歌德之后最多论述世界文学前景并提出警告的德语作家。他对同时代的文坛做出诊断,在晚年的长篇小说《玻璃珠游戏》中忧心忡忡地指出:“以工厂方式生产文章”的“粗制滥造的时代”可能会到来。

■倾心中国文化

上世纪20年代,欧洲曾出现过一股“中国热”,中国古代经典哲学著作被翻译成欧洲文字,黑塞也由此认识了中国的《易经》、《老子》、《庄子》、《论语》等经典,对道家思想尤为推崇。据透露,黑塞生前的书架上有一个“中国角”,收藏了当时能够得到的所有关于中国文化的译本。他曾赞颂中国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民族”,还曾在书中写道:“多年来我就相信,欧洲的精神在走向没落,需要回到亚洲的源泉去。有数年之久,我很敬佩佛陀,从最年轻的时候起,我就开始阅读印度的文学。后来,我觉得老子和其他中国人更亲近。”

转自 《北京青年报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