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只从超乎经验的原理弄到它的理论的哲学,我们可以叫做纯粹哲学。纯粹哲学,如其只是形式的,就是逻辑;如其是限于智性的某些一定对象,就是形而上学。
假如我们想要由榜样求道德,那末,就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比这个更是加于道德的致命伤了。
一切道德的概念所有的中心和起源都在于理性,完全无所待于经验,并且不特在于纯粹理论的理性,而且一样实实在在地在于人的极平常日用的理性。
世上有一件,我们可以稳稳地说定他们不特可能把它做目的,并且由他们本性的必需,实在把它做目的。这一件就是幸福。
假如行为者的动机是好的,无论结果怎么样,行为根本是好的。这个令式可以称为道德的令式。
有待令式说:假如我要保全我的名誉,我就不应该说谎;无待令式说:纵使说谎丝毫不会使我不名誉,我也不应该说谎。
道德一定是适用于一切有理性者。但是只有自由者才会有道德。
Overview
First published in 1785,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most profound and influential works in moral philosophy ever
written. It aims to formulate and justify a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 that issues universal and unconditional moral commands. Before
this principle is applied to human nature it should be exhibited in its
purity.
内容简介
在该书中,康德以为道德上的善恶,行为的是非标准,是超乎经验的兴衰的原则。人作为有理性者,为自己定下道德规律,
这种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康德所谓的道德形上学正是研究道德的超乎经验的纯粹形式。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