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这个词在今天广为人知,但是它迟至19世纪30年代才出现。
那些称哥白尼为天文学家的历史学家,则罔顾了“数学家”一词在16世纪的意义,即任何专家,只要他的领域涉及数学,比如光学、音乐、统计学,或者天文学,那么他都可以被称为“数学家”。
近代早期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造就了统治者的普遍焦虑,而占星话语恰恰适应了他们的迫切需求。它作为一种权威信息源,对于统治权、性别区分、等级制度,提供了一套可塑性很强的解释话语,同时把千头万绪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投射到了一个符号化、象征性的舞台。
博洛尼亚预言家的正统权威源自严格的学术管理制度。从1404年起,大学条令便规定,教授球面几何学和相关理论学科的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一份年度预言报告。
开普勒按照逻辑,通过否定后件式论证建立了对布鲁诺和吉尔伯特的驳斥,这种形式自托勒密以来就为天文学家所用。 1.
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我们应该在可见宇宙中的任一点出发都能看到均匀分布的恒星。 2. 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均匀分布。 因此:宇宙不是无限的。
空位时代最著名的英国占星学家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在行星秩序问题上则是开普勒派的哥白尼主义者,在圣典解读上是调和主义者,但这种学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内容简介
15世纪的欧洲,人们仍然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不仅拉开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序幕,还彻底摧毁了中世纪的道德观念,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习俗风貌。现在人们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
但是,鲜少有人思考,在仅凭肉眼观测星空的时代,哥白尼为何会提出与实际感官完全不符的“日静说”理论?在占统治地位的教会认定“地心说”为真理的16世纪,是什么动机使哥白尼如此“大胆”地重新制定行星秩序?如此“激进”的哥白尼理论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它的提出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随后又有哪些关键的事件推动着这一理论的发展?有哪些重要的后继者不断完善这一理论体系?他们遭遇了哪些阻碍?如何与旧秩序的维护者进行角逐?他们之间关系如何?最终又是如何促成这场漫长的颠覆?
本书作者耗时23年,梳理大量原始史料,厘清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黑死病与占星术、天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揭示了“哥白尼问题”的奥秘。
——转自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