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承认:一部欧洲观念史

Anerkennung:Eine europäische Ideengeschichte

作者:[德] 阿克塞尔·霍耐特 (Axel Honneth)

刘心舟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书:思想剧场

ISBN: 978-7-208-16878-7

开本:890mm×1240mm 1/32

格式:azw3

509KB/228124千字

20213月第一版

 

 < INDEX

好出风头的动力学本质对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就在于,统治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

如果我们把休谟最终的论点和卢梭就自恋所说的东西加以比较,就会显示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承认的功能和影响方式的近乎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卢梭那里,人们因争取社会性的价值评判,而陷入了对他本己的认识上的怀疑,这种怀疑是一个无可摆脱的漩涡;而在休谟那里,同一种追求却是有益的,它使人将自己的目标置于一个不偏不倚的观察者的校正之下,从而有利于共同福祉。

我们今天称之为“承认”的东西,在这两种哲学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在法语语境中它首先(或具体或普遍地)被设想为由他者发出,并且意味着赞同一个主体的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是将某种特征归属给一个主体;在英语语境中,这一概念则更多的是从追求承认的主体出发被构成的,它应当意味着,主体从整体上赋予个别的他者或社会共同体以规范性的权威,并且在道德的层面以这个权威为标准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法国是自恋这一范畴、在大不列颠是同情这一范畴促使关于承认的观念破土而出,而在德国扮演这一角色的,则是尊重这一范畴。

在法国语境中,对社会地位或得到社会性保证的生存的个体追求导致了自我丧失的危险;在英国语境中,从个体对社会赞同的需要中得出了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控制的意愿;而在德语语境中,从相互承认的迫切性中得出的则是人的自我规定的可能性。

一种受到黑格尔启发的承认理论,始终也是一种对于可能发生的病理状况的诊断、一种对于四处潜伏的障碍的调查,以及一种对于相互承认所必然包含的种种冲突的研究。

内容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恩斯特·布洛赫奖得主、布鲁诺·克赖斯基奖得主霍耐特最新作品

. 如何理解政治和文化上的自我形象

. 一部关于欧洲社会核心观念的思想史

. 英德法三种思想传统的融合与碰撞

今天,承认观念对我们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它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要求,如作为合作共同体的平等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对他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承认,对文化少数群体的关照等。

在这本他的最新著作中,当今国际著名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霍耐特梳理了法国、英国和德国这三种强大的欧洲思想传统,在人际交往的意义和内容理解上存在着的深刻差异。在法国背景中(卢梭、萨特、阿尔都塞),为获得社会地位或社会安全感的努力,使个体担心失去自我;在英国背景中(休谟、斯密、密尔),对社会认可的需要,使个体能够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约束;而在德国背景中(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进入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则为个体的绝对自由和自我决定提供了可能。

令人惊讶的是,这三种对承认观念的不同理解,到现在都仍然没有失去影响力。它们在今天是相辅相成还是相互妨碍,本书在解答的同时也为阐明我们当前政治文化上的自我认识作出了贡献。

——转自豆瓣网

About Axel Honneth

Born: Jul 18, 1949

German social philosopher who has revived the Hegelian Marxist spirit of Critical Theory while putting it into conversation with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He studied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German Literature at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and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from 1969-1974. He wa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 in Frankfurt am Main, Germany between 2001 and 2018.

作者简介

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 1949—),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曾任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兰克福大学哲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代表作有《为承认而斗争》《权力的批判》《承认:一部欧洲观念史》等。霍耐特创造性地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理论的传统,以社会哲学为研究重点,致力于将社会政治分析与哲学探索相结合。20166月,霍耐特教授被授予都柏林大学最高荣誉“尤利西斯奖章”,以表彰他对社会哲学和批判理论的贡献。

——转自豆瓣网

目  录

Contents

前言

第1章 观念史 vs 概念史:方法论的初步考虑

第2章 从卢梭到萨特:承认与自我丧失

第3章 从休谟到密尔:承认与自我控制

第4章 从康德到黑格尔:承认与自我规定

第5章 观念史比较中的承认:一个体系式的结论的尝试

人名索引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阿克塞尔·霍耐特 Axel Honneth

本 站 简 评

Brief comment

这本观念史专题研究,有点像研究生论文,按部就班,步步为营。

先是文献综述。作者关注的地域范围比较有限,仅仅包括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好在这些国家思想领域一直比较发达,即便聚焦于“承认”这一单一概念,仍然能找到很多话题。而这个概念其他比如欧文•戈夫曼这样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也有研究,但霍耐特的理论更趋向本质,更具有社会宽度。

作者把欧洲思想根据国家和语言分为三个圈,有从卢梭到阿尔都塞、萨特的法语圈,还有休谟、斯密、密尔的英语圈,以及黑格尔、康德、费希特的德语圈,指出了他们的明显差异,最后都归结给了黑格尔。承认关乎他者目光和共同体归属,积极的、消极的、主动的、被动的,作者的研究肯定足够深入,就是不知道指导到底意义有多大。

     
   
 

Aug 30, 2021

 <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