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天主教徒与哲学上十分老练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试图达成和解,是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说法,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恭维而不是抱怨。
他没什么魅力,行为举止也时常有点粗俗,容易藏不住心中的仇恨,但即便是他的敌人,都被他人格的力量与激情、他观点的大胆与广度、他对当前局势分析的广泛性与杰出性所折服。
在一个摧毁了自己对手的时代(采用的是并不因为其高贵和缓慢就显得低效多少的方式),在一个迫使卡莱尔和叔本华到远古文明或某个理想化的历史时期去寻求解脱,让其主要敌人尼采得病发疯的时代,马克思独自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异化——用没有生命的物体或思想之间假想的关系或对其的崇拜,来替代人们相互之间真正的关系或对人真正的尊重——只有在最后一个阶级(即无产阶级)打败资产阶级时,才会终结。
马克思因煽动性言论被捕,被带到一个科隆陪审团面前接受审判。结果他利用这个时机,发表了一次长篇的、博学的演讲,详细分析了德国和国外的社会与政治形势。结果出人意料:陪审团主席宣布被告无罪,并称希望以个人和整个陪审团的名义向他致谢,感谢他做了一次特别有教育意义的、有意思的演讲,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生物学和数学,就像笛卡尔的物理学一样,在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中形成了一片奇怪而孤立的领地,更多具有古董的意义,而不是科学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卡尔•马克思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发展为主线,从他在德国的成长与求学,在巴黎的工作与斗争,一直写到流放伦敦的最后岁月,涉及青年黑格尔派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论》出版等众多历史事件,完整勾勒出了马克思传奇而动荡的一生。伯林在书中尤其关注马克思在各个阶段的思想发展轨迹,客观评述了他在哲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成就,力图还原马克思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伯林对马克思的研究摆脱了后续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的二次阐释的影响,从历史文献与马克思本人著述出发,生动呈现了马克思富于人性色彩的真实面貌。
——转自豆瓣网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译者简介
李寅 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获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主攻翻译理论研究。有丰富的翻译经验,曾参与多部作品的翻译,主要包括《拉鲁斯英汉双解词典》、《暮色:暮光之城》、《论共和国》、《愚人颂》等。
——转自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