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内在体验

L'Expérience intérieure

作者:[法] 乔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

尉光吉 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495-7987-7

开本:890mm×1240mm 1/32

格式:azw3

578KB/392 274千字

20166月第一版

 

 < INDEX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两种确信,即对我们不是一切的确信和对死亡的确信。

关于拯救的道德,其最具敌意的地方在于:它假定了一个真理和一群看不见这个真理、活在过错当中的人。

我的反对苦行的原则是:要用过度(excès),而不是匮乏(défaut),来通达极限。

不懂情色(érotisme)的人,和没有内在体验的人一样,对可能性的尽头感到陌生。一个人必须选择险峻的、动荡的道路——不受残损的“完整之人”的道路。

诗歌的深刻的重要性在于,从词语的献祭、意象的献祭中,凭借这一献祭的悲惨(在这方面,诗歌的献祭和其他任何献祭一样),它引起了从对象的无能的献祭到主体的献祭的一次滑动。

人之模棱两可源于一个事实,即无视恶心的游戏恰恰是最终的价值,但恶心本身建构了人之本性。

无意识总是奴役的抵押品,由于意识是奴役的结果,所以,无意识的选择首先要求更多的意识。

Synopsis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reports on his search for, and describes his methods for achieving, the ‘inner experience’. It is a narrative of despair commingling horror and delight.

内容简介

此书为巴塔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为其 “无神学大全”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书出于二战期间,是巴塔耶治疗肺病期间智力劳作的产物,他的主要哲学概念――耗费、逾越、祝祭、神圣情色,他有关生命、死亡与内在体验的沉思,均赖此书得以深刻展示。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About Georges Bataille

Born: Sep. 10, 1897

Died: Jul. 09, 1962

French writer, anthropologist, and philosopher, but above all, a medievalist librarian. He was one of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the College of Sociology. His essays, novels, and poetry expressed his fascination with eroticism, mysticism, and the irrational.

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1897-1962),法国20世纪上半期著名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亦是后结构主义的先驱。其哲学思想以独特的耗费理论为出发点,以充满智慧的神秘主义为特征,视野所及,包括哲学、伦理、社会批判以及性理论等领域。其思想上续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家思潮,对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法文版封面   French edition

目  录  Contents

乔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

内在体验

序言

第一部分 内在体验导论草案

I. 教条奴役(与神秘主义)批判
II. 体验,唯一的价值,唯一的权威
III. 一个方法的原则和一个共通体的原则

第二部分 刑苦

第三部分 刑苦前记(或喜剧)

我要把我个人扛至尖顶
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欺骗
天空之蓝
迷宫(或存在的构成)
“交流”

第四部分 刑苦后记(或新神秘神学)

I. 上帝

II. 笛卡尔
III. 黑格尔
IV. 迷狂
V. 时运
VI. 尼采

第五部分 给我满把的百合花吧

荣归我颂
上帝
沉思的方法

序 言
第一部分 质疑
第二部分 决断的立场
第三部分 裸体

1953年后记

注释

本 站 简 评

Brief comment

刚想说巴塔耶的絮叨有一种赖在床上不想起来的感觉,而且赖的是病床——就在背景介绍里发现他当时真的在治疗肺病。

碎片式的写作并不鲜见,居伊·德波、波德里亚等人都有类似著作,可能法国人更偏爱这种随便写下的只言片语。不过巴塔耶的写作更有文人气质,只是欠缺梳理,导致碎片变碎屑,文字的连贯性较弱,气息不足。

巴塔耶沉浸在自我当中,与尼采、克尔凯郭尔一路,所谓内在体验用在他身上当属比较恰如其分的说法,其实这种含糊其辞的称呼可能仅仅为了让没有头绪的文字有个题目。他的思想不见得跳跃,但叙述一直跳跃,所以跟他最后的自评相反,整体看仍像是结巴,反正摆脱不了病恹恹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他坚拒神秘主义是有点心虚,明明他透露过对瑜伽之类的兴趣。

   

 

   
 

Apr. 15, 2020

 <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