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审判的最大争议点在法律公则和司法制度:罪刑法定原则。没有人应该被那些行为之后才规定和宣布的法律法规惩罚,即犯罪之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能定罪处罚(后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基本法第103章第2节中也写了这个内容)
布莱希特作品里的主要冲突是:被慈悲心和同情心所驱动、想要改善世界的人却没有能力做一个好人——和东德共产主义正统宣称相反的现实的矛盾。自然,在多元化的西德,这种情绪比在具有强烈“构建”意识的东德更容易传播。
在对德国新电影的回顾中,乌尔斯·珍妮认为1966年可被称为“真正新开始的一年”,年轻的导演仿佛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
无视于良知、法律、行为后果以及家庭与社会的牵挂,这样的行为更容易为以感情为主导的那一类人所采用,这就是为什么女人才特别适合于做极权主义的领导者。
系统化思考的去魅加上极端的主体批评,这就是后现代的道德。
“在您看来,统一后的发展怎样?”回答“比预期中的好”的人东德为13%,西德为25%。回答“比料想中的糟”的人东德占53%,西德占43%。
东德失败了,因为它并没有践行它所宣传的社会主义。西德也有可能失败,如果资本主义无所顾忌地疯狂发展的话。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到千禧年这半个多世纪的德意志文化的发展变化历程,内容涵括文化中的哲学、文学、绘画、音乐、出版传媒、流行时尚、建筑及工业设计,以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About Hermann Glaser
Born: Aug. 28, 1928
Died: Jun. 18, 2018
Cultural historian and
commentator. He was a honorary professor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t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and also taught on the speciali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t Dresde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1928年生于德国纽伦堡。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其专业领域涵盖日耳曼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在文化史、文化政策等方面著作等身。他是德国城市议会文化理事会主席、柏林工业大学荣誉教授、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作家笔会成员。曾获包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十字勋章、纽伦堡文化大奖章在内的多个奖项。
——摘自本书封底
译者简介
1985年生于湖北武汉。现为德国汉堡大学社会与经济学院讲师、全球化管理中心研究员、德国文化政策协会成员。在汉堡大学讲授《文化政策研究导论》和《德中公共文化政策比较》。
——摘自本书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