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作者:[英] 柯律格 (Craig Clunas) 著

黄晓鹃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19278-8

开本:720×1020mm 1/16

格式:azw3

240192千字

20119月第一版

 

 < INDEX

在明代,你所能看到的东西取决于你的身份,你认识的人,还有你在一年中的什么时间来看一幅作品。一个合理的假设是,季节和节日的因素或许决定了哪些画作会被从收藏中取出,展示给来访者;如果你在夏天去拜访项元汴,你不会看到诸如梅花这样的“冬季题材”。

“观”意味着一种更加文人化的观看方式,无论是看画、瀑布,或是月亮(“赏鉴”一词所包含的在艺术欣赏方面的区别对待显然是社会所赋予的属性)。学者们观(contemplate),而农民们(以及女性、儿童和太监)则只是看(look)。

明代的“看”并非关于知识的生产过程,而是知识主体的产生过程。

色彩作为绘画的一个因素,无疑有着较低的理论地位。几位唐代大家作品的着色是由助手来完成的,这并无损于其作品的伟大,在后世的批评家看来,过分热衷于色彩的运用反而有损于画家的声望。

“图”、“画”二者就像明代两极货币体系中并行的铜钱和白银一样,它们之间并非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存在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明代中国发展迅速,在经济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得益于这种传统的早期消费社会的模式,奢侈品消费者的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艺术领域的迅速发展。 图像是本时期主要的奢侈消费品之一,图像不仅以独立的图像环路的形式存在,还出现在墙壁、书籍、印刷品、地图、陶瓷制品、漆盒、纺织品,甚至是华丽的衣裙上,这些艺术品最初只包含一些规则的图形或动植物,到后来扩展到描绘自然景观、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件,以及与文学作品插图所构建出的世界密切相关的场景。本书首次对这一时期不同领域的图像作了整体性的纵览,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作者简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 ),当代研究中国物质文明史的重要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目  录

Contents

前言:致中国读者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图绘的地位
第三章 三才天地人
第四章 视觉实践
第五章 木刻版画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第六章 对图像的恐惧
第七章 结论

Synopsis

This book is a thorough and thoughtful examination of visual culture in China's Ming Dynasty. Pictures are not only in the form of images classifiable as 'art', but also in the form of wall decoration, in books, maps, images on ceramics, ceramic bowls, lacquered boxes, painted fans, and even on the dress of the prosperous. Clunas's theory incorporates the culture which produced and purchased pictures.

About Craig Clunas

Born: Dec. 1, 1954

Professor Emeritus of the History of Art, University of Oxford, who held the chair of art history from 2007 to 2018. He attended Aberdeen Grammar School from 1959 to 1972,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Diploma with Distinction in spoken and written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king Languages Institute. As a historian of the art and history of China, Clunas has focused particularly on the Ming Dynasty.

柯律格 Craig Clunas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这本书有点像学位论文,更适合的标题应该是“中国的图像与视觉性——以明代为例”。很难说有多深入,主要是以西方已有的艺术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图画(当然图与画也是不同的),所以开头就是中国人不太熟悉的展演与泯除、模仿与叙事等等异域概念。

之所以选择明代为研究阶段,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发展速度比较快,西方也渐渐进入启蒙时期,东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

对于图画本体作者着墨并不多,估计他也知道自己对中国图画的认识不够深刻。他把重点更多放在图画周边,例如图像载体、观赏方式等,从中他观察到了典型的中国式阶层结构与社会关系。而不论间接还是直接,他的字里行间时常反映着中西差异,例如他注意到壁画在中国地位比西方低,图画、色彩在高级文人眼中不受重视,以及因绘画技法不同西画给国人带来的惊奇和国画被西方理论家的误读等等。

书中收集的中国图画数量、形式都不少,完全可以满足西方读者的需要。不过在个别概念上,比如“色”,也许因为理解还不够精到,作者显示了在掌控上的小缺陷。

螺钿镶嵌漆盒,图案是宋代诗人林逋,制于1500年前后

北京城外法海寺壁画局部,这些巨型壁画由明代宫廷画士绘制于15世纪中期

周臣《流民图》(局部),作于1516年,纸本淡设色

木刻版画《方田诸图》,出自《三才图会》,1607年版

木刻版画,出自春宫图册《花营锦阵》,17世纪早期

木刻版画,表现了男性的理想书斋,出自《三才图会》,1607年版

     
     
   
 

May 27, 2019

 <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