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作者:郭良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004-2190-7

开本:1/32

格式:mobi

1.04MB/274256千字

20113月第一版

 

 < INDEX

佛陀主张使用方言俗语,有利于佛教经典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眼前,而与婆罗门教经典划清界限;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广大的民众接受佛教。因为梵文是印度古代上层社会使用的语言,各地的群众普遍使用各自的方言俗语。

在所有的佛陀传记资料中,巴利语三藏经典中的佛陀生平片断属于最古老的成分,或者说,最接近佛陀的本来面目。

我也允许吃鱼肉,只要本人不看到、听到或想到屠宰。

依据缘起说,集谛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灭谛则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佛经中对地狱恐怖情状的描写,并非完全出于想象,而是以现实社会中的暴政为蓝本。阎摩王和狱卒可以说是暴君和酷吏的写照。

放在印度古代宗教哲学背景中,最能显示原始佛教特征的三种教义是苦谛说、无常说和无我说。涅槃说是佛教和耆那教共有的。

中观派认为涅槃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是有无,也不是非有非无。涅槃和世间等无差别。只是由于人们为妄想所蔽,才出现差别。

内容简介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这部专著于199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宗旨是,利用巴利语原典,向中国读者提供尽可能接近原始面目的佛陀生平传记和原始佛教思想。因为巴利语三藏毕竟是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资料。佛教源远流长,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发展演变过程。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乃至密宗相比,其内容和形式变化之大,在世界宗教中实不多见。因此,研究佛教必须高度重视它的历史发展过程。

——转自豆瓣网

作者简介

郭良鋆,1943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

——摘自豆瓣网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巴利语文献概述

一 巴利语
二 巴利语三藏经典
三 巴利语藏外佛典

第二章 佛陀

一 佛陀传记资料
二 佛陀诞生
三 早年生活
四 出家求道
五 觉悟成佛
六 初转法轮
七 传播佛法
八 进入涅槃

第三章 原始佛教思想

一 沙门思潮
二 四谛说
三 社会观
四 神话观
五 神通观
六 无我说
七 涅槃说

附录 巴利语三藏提要
律藏
经藏
论藏
后记

郭良鋆

本 站 简 评   Brief comment

国内懂巴利文的学者凤毛麟角,作者是其中之一,所以研究佛典具有先天优势。

书名已经说明了它的研究范围。作者开篇先讲语言问题,因为巴利语并不为人熟知,人们通常概念里谈到佛经总会想到梵文。本书对此做了澄清,而且详述了来龙去脉。作为一种反抗和革命,佛教一开始就与婆罗门教对立,所以很自然地反对使用婆罗门教语言梵文,事实上佛陀提倡使用平民化的通俗语言。故此早期佛经都是由巴利语写成,巴利语原典因此具有了特殊地位。书后附有巴利语三藏(Tipiṭaka)律藏、经藏和论藏的简介。

本书用了三分之一篇幅讲了佛陀生平,世尊轶事,其中包含很多故事,均出自典籍。故事中间自然也穿插了一些佛教观念。然后本书综述了一些早期佛理,牵扯到众多基础概念,它们是佛教的根基。

本书从头到尾条理非常清晰,资料性也很强,一些基本问题阐述得特别明白。作者主观发挥并不多,大部分篇幅都在罗列原始资料。实际包含内容非常多,适合以出家方式专心学习。

   

 

   
 

Mar. 06, 2019

 <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