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是一条连接了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的河。
拿破仑·波拿巴是东方主义的始作俑者,正是他通过他的军队将科学引入了埃及,并将欧洲第一次带到了比巴尔干更远的东方。
难以置信的是一百年前的图宾根,甚至还有斯特拉斯堡(包括泰奥多尔·诺尔戴克和厄亭等人曾在此任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文人学者打得四散奔逃以前,曾是德意志帝国最具东方风情的城市。
最终,萨义德的理论在无意中变成了最微妙的统治工具:问题不在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见解是不是对的;问题在于那个开口,他的读者们在一个统治者的西方和一个被统治者的东方之间默认的那个本体论的裂缝,而这个开口,因为已经超出了殖民研究的范畴,协助实现了如此缔造的这个模型,由果溯因地完成了这个萨义德的思想本要对抗的统治剧情。
Synopsis
An Austrian musicologist, takes to
his sickbed with an unspecified illness and spends a restless night
drifting between dreams and memories, revisiting the important chapters
of his life. It's about Europe’s fascination with the Orient. A fiercely
intelligent French scholar Sarah, who is evidently the center of these
memories, caught in the intricate tension
between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内容简介
夜幕降临维也纳,降临到弗兰茨•李特尔的房间,这位迷恋东方的音乐学家徒劳地搜寻着睡意而无从入眠,他在梦想与回忆、忧郁与狂热之间漂流,回顾他的生活,他遇见的人,以及多次远离奥地利的旅居:伊斯坦布尔、阿勒颇、大马士革、巴尔米拉、德黑兰……同时也思恋着他那位捉摸不定的理想恋人——法国女学者莎拉,而她着迷于追索西方历险者、诗人、作家、艺术家在遥远东方的足迹,渐行渐远……由此展开了一幅东西方文学艺术互相影响、交汇的宏丽图景。
形形色色的“东方学家”形塑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而真实的东方至今仍处于战火和纷乱之中。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在昨天与明天之间,就像在弗兰茨与莎拉之间,作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他者”,总在互相寻找着、探究着,而那指明方向的罗盘又在哪里?
——转自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