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Geschichte der Eisenbahnreise : Zur Industrialisierung von Raum und Zeit im 19. Jahrhundert

作者:[德] 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Wolfgang Schivelbusch)

金毅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书名:光启文景丛书

ISBN: 978-7-208-15106-2

开本:1/32

格式:epub

2.05M/296190千字

20187月第一版

 

 < BACK

活塞的上下运动并不对应于自然界中任何形式的运动,其自身具有一种二进制数字逻辑。

前工业化的交通是对自然现象的模拟。船随着水和风漂流,而地面的移动则要依循不规则的地形,由拖拉的动物的体力来决定。

私营的铁路公司一直没有彼此合作。每个公司都有它自己的时间,通常是以这家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地方时为准。如果好几条线路使用同一个车站,站上就会有几个不同的时钟:布法罗站有三个,匹兹堡站有六个。

铁路行经地面的速度与数学意义上的直接性,摧毁了旅行者与旅行空间之间的密切关系。用欧文·斯特劳斯的概念来说,就是景观的空间变成了地理的空间 。

在欧洲 ,铁路系统促进了交通;而在美国,铁路系统创造了交通。

铁道之旅中的景观被碎片化,又以全景式重新建构起来,从结构性的意义上讲,这的确对应于百货公司里商品外表的碎片化,又以点彩的方式重构。车站建筑上的城市名,与贴在商品上的价签,都是同一过程的表现。

About Wolfgang Schivelbusch

Born: Nov. 26, 1941

German scholar of cultural studies, historian, and author. In 2003 he was awarded the Heinrich Mann prize of the Academie of Arts in Berlin. He currently lives in New York.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Wolfgang Schivelbusch, 1941-

德国历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1972年于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文学、社会学和哲学,现居纽约、柏林。沃尔夫冈是一名独立研究者,不供职于任何一家研究机构,他以精神史研究路径而被人广泛熟知,在观念史与文化史研究领域也有所建树,他将埃利亚斯视为主要的影响以及灵感来源之一。2003年于柏林获海因里希•曼艺术学院奖,2013年于汉堡获莱辛城市奖。

他的主要作品有:《远距离关系:法西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1933-1939)》《铁幕之前:柏林的思想生活(1945-1948)》《光芒,闪烁和幻想:20世纪的电气照明》《光明:19世纪人造光的历史》等。

——转自豆瓣网

Synopsis

The book is anchored in rich empirical data and full of striking insights about railway travel,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t discusses the ways in which our perceptions of distance, time, autonomy, speed, and risk were altered by railway travel. As the author points out, our adaptation to technological change—the development of our modern, industrialized consciousness—was very much a learned behavior.

内容简介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铁道之旅》通过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铁路——其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由此,工业化不仅是一场技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人们精神与身体、行动与思维对新秩序、新制度的一次适应过程。

——转自豆瓣网

德文版封面  German edition

目   录  Contents

 

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Wolfgang Schivelbusch

致 谢

序(阿兰• 特拉赫滕贝格)

世界机器:蒸汽机、铁道与计算机
——2014 年美国版前言

第一章 动力的机械化

第二章 机器集成

第三章 铁路空间与铁路时间

附记 玻璃建筑的空间

第四章 全景式旅行

第五章 包厢

旅途中交谈的终结
孤立
包厢里的戏剧性事件
成为问题的包厢

第六章 美国铁路

铁路之前的运输
铁路的建设
新式车厢
作为美国铁路车厢模型的内河蒸汽船与运河班轮
轨道上的海洋之旅
附言

第七章 铁路之旅病理学

附记 工业疲劳

第八章 事故

事故与危机

第九章 铁道事故、“铁道脊柱”与创伤性神经衰弱

附记 休克的历史

第十章 防刺激盾:或曰工业化意识

第十一章 火车站:城市的入口

第十二章 城里的轨道

第十三章 流通

参考书目说明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这可不是工科男的科研论文。作者此前真正的研究方向是布莱希特戏剧,所以风格并不是严谨刻板的那一类。

本书赋予人的体验以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的感受是显著核心。几乎所有问题的缘起都来自于马车向火车的过渡,人们表现出对新技术本能的怀疑和担忧。有人感到自己被当作包裹,有人说迟早出大事(确实),有人怕在包厢里被杀,有人担心颠簸累坏肌肉,有人受不了况且况且......总之当时人们全都是马车的托儿。

书名中包含了空间和时间,原本这是铁路对人类的最本质影响。作者当然提到了这一点,这时的文字体现出哲学性与科学性,但不是全书主调。作者反而多次转译成人的感受,比如说人的视觉对快速移动造成的全景式窗外景观的不适应,以及起点到终点在心理上被压缩成点对点关系,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论述。

本书涵盖面比较广泛,好在因为避免了工科式的描述而并不枯燥。几篇附记补充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是托马斯·格雷《关于一种通用铁轨道路的看法》一书1825年版中的插图,记录了将煤车与旅客列车连接在一起的概念。

前工业化的田园前景,被背景中布设于高架桥上的铁路占据。

1840年代,法国的三等车厢之旅。

纽约中央铁路的一节卧铺车。

巴黎到凡尔赛线路上的铁路事故,1841年5月8日。

火车大厅,伦敦尤斯顿站,1835年。

     
     
   
 

Sep. 17, 2018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