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面包匠的狂欢节

The Breadmaker’s Carnival

作者:[澳大利亚] 安德鲁·林赛 (Andrew Lindsay)

小二 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丛书名:文学新读馆

ISBN: 978-7-5447-5407-1

开本:880×1230 1/32

格式:azw3

462KB/217千字 385

20156月第一版

 

 < BACK

“异教徒”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指村子里的人。

帝创造了狗,而魔鬼创造了跳蚤。 真不赖,很不错的一段布道词。

砌墙过程中,总会到达某个阶段,整面墙就只差一块石头。那是块至关重要的石头,是墙的关键所在。它会神奇地让整面墙变得没有一丝缝隙。

内容简介

意大利小镇巴切赖托的居民怀揣各自的欲望,毫无感觉地过着荒唐的生活:要为上帝照相的卢伊吉,用独腿跳舞的苉雅,阴暗变态的牧师,肥胖纵欲的面包匠……人们在伦理和堕落的对抗中日夜挣扎,终于在复活节与愚人节相遇的那一天,借助面包匠吉安尼神奇的复活节面包释放了内心的恶魔,在肆意交欢中,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清洗。

人类的信仰经得起怎样的考验?我们的伦理能承受怎样的试炼?直面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作者简介

安德鲁·林赛 1955年生于悉尼,在充满乡野之趣的海边林区长大。从米切尔高等教育学院毕业后当过记者,后转投剧院从事编剧,导演与表演工作。1979年到1981年间赴巴黎求学,在著名的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学习形体戏剧,并参加了乐寇的“动作研究实验室”,探索雕塑、建筑、音乐与形体之间的联系。回到悉尼后,创建“红色风暴”音乐剧团,专攻融讽刺、情色与幽默于一身的荒诞剧,社会反响热烈。其文学作品沿袭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充满了戏剧式的形象场景,人物与情节荒诞离奇,立意深远而富有哲理。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Synopsis

Gianni Terremoto is a baker in the town of Bacherotto, who is on a quest to bake his way into history.  Some extraordinary events occur in the year when Good Friday and April Fool's Day coincide. And the results are beyond any that he and the townsfolk could have expected. The novel defies both the sacred and profane.

目  录

Contents

中文版序
声明
开场白:不过我离题了
引子:关于那幅画
上帝的照片
第一章 亲吻节
第二章 她的童年即将结束
第三章 不洁下等人的疗伤能力
第四章 源自他裤裆的父权?
第五章 面包匠的狂欢节
第六章 狂欢节的殉道者
译后记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本 站 简 评   Brief comment

不大清楚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小说,唯一的可能大概是作者自己高兴,并且看得出他写得很投入。小说基本是继承《十日谈》传统的魔幻现实主义三俗作品,色情描写达禁书标准, 几乎要成为幸福生活指南。

这个故事的地域性给人以恍惚的感觉,主要看到作者是澳大利亚人,而且某些魔幻总令人想到拉丁美洲,情节又很意大利,总之它像是横跨了三个大洲。不过人物活动空间又极为有限,甚至说他们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的以及文化的 。这方面虚构得比较明显,恐怕作者也无意花太多精力去兼顾现实。

作者的名字在英语国家里很普通,同名的都在干别的。而林赛这个姓氏,由于历史上文化界出过著名人物,比如英国自由电影主将,所以印象里就有一种自由放任、玩世不恭的感觉。而这个印象与小说的阅读感受并不矛盾,在故事框架并不复杂甚至说相当简单的前提下,它的篇幅显得略有点长,似乎作者不想收敛自己的思路,非要完成全部自我释放才肯画上句号。

不过也不能认为作者乱写一气,因为古今中外所有小镇,大致都有很多混乱的偷鸡摸狗勾当存在。

     
   
 

Nov. 10, 2017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