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中,“大者为犬,小者为狗”。犬用于劳作,如猎犬、警犬、牧羊犬。狗用于食用。狗肉曾是主要的肉食之一。
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发明了陶器,这是人工制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第一种物质。
所谓的提花技术也就是一种复杂的信息贮存技术。凡有图案的丝织品必须将这种复杂的提花信息用各种安装在织机上的提花装置将其贮存起来,以使得这种记忆的开口信息得到循环使用。
丝绸之路的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用于描述公元前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最为频繁的一段交通要道。
炒菜是汉代能铸出质优而廉的铁锅之后的事。铁锅、钢刀、炉灶、燃煤、食油这五大要素使油烹法在汉代脱颖而出,如今占各种菜式的60%以上。欧洲人没有铁锅,只用平底锅,所以只煎牛排,没有炒菜这一说。我国彝族人也没有铁锅,所以彝族没有炒菜。民俗学家宋兆麟先生也说,凡游牧民族多以烧烤和蒸煮为主,不炒菜。
内容简介
本系列丛书分上、中、下三册,由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担的为领导同志讲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的讲稿整理、集结而成。这一系列讲座始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与“中国古代科技概况”的纵横开篇,对于“科学史上若干问题与李约瑟难题”作了些比较深入的讨论;其间贯以“天算农医”等知识体系。“四大发明”以及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共计44讲。主讲人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主,其他单位的参与者亦皆属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
本系列丛书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论说客观有据,旁征博引之处甚多。可供各界人士阅读,尤其是科技史、科学哲学等学科的教师与学生阅读。
——摘自本书 |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本书按专题由不同专家分别讲解中国古代技术发展史,
包括天文学、地学、数学、物理学、农学、生物学、医学、四大发明、陶瓷技术、纺织技术、建筑技术、矿冶技术、机械技术、水利技术、交通技术、军事技术,有点像讲座。
其实早在40年前就有一部相近的著作出版,并受到重点关注。
古代科技史是过去的既成事实,40年前和40年后应当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有差别,客观方面的只能是来自新发现,主观方面的大概就是来自非技术因素了。确实,各位专家的文字风格并不相同,个别地方也能偶见老派文风。比如,过多地强调中国当时的领先性,或者流露出急于证明的心态。再比如一些引文,出处比较单一而且距科技领域相差较远,暴露了中国人较早时期的主观立场。
客观地说,虽然讲的是中国科技史,但来自西方的影响比比皆是。并不是说在研究方法上明显西化,而是在陈述中很多篇章都能看到被西方科技史研究影响的痕迹。每一专题的信息含量差别也比较大,不仅是篇幅,也包括内容。例如最为详尽的“建筑技术”部分,信息高度密集,而且有大量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谓含金量极高。但这样显得过于专业,反而缺乏趣味,不利于普及。 |
上
内容提要
序言
纵横开篇
第一讲 人类文明进程中几个重要参照系
第二讲 中国古代科技概况
天文学
第一讲 中国古代天学概述
第二讲 天文观测与历法
第三讲 中外天文学交流与比较
地学
第一讲 古代地学概论与地理灾异观
第二讲 古代地图史与军事地理思想
数学
第一讲 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基本概况与特点
第二讲 《九章算术》、刘徽与宋元数学
第三讲 欧洲古典数学及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
物理学
第一讲 力学史
第二讲 光学史
第三讲 声学史
农学
生民之本——中国古代的农业
生物学
第一讲 中国传统生物学史概略
第二讲 中国栽培植物的起源和发展 |
中
内容提要
序言
医学
第一讲 中国传统医学概说
第二讲 中医经典与名家
第三讲 中外医学交流
四大发明
第一讲 造纸术的发明、发展及其影响
第二讲 印刷术
第三讲 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讲 指南针与罗盘
陶瓷技术
第一讲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
第二讲 中国古代制瓷技术史
纺织技术
第一讲 中国纺织科技史概述
第二讲 织机与纺织品种
第三讲 丝绸之路与东西纺织文化交流 |
下
内容提要
序言
建筑技术
第一讲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二讲 中国古代都城宫殿
第三讲 中国古代防御建筑——长城
第四讲 中国古代礼制建筑
第五讲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
第六讲 中国古代民居
第七讲 中国古代园林
矿冶技术
第一讲 铜冶金
第二讲 铁冶金
第三讲 现存的传统金属工艺
机械技术
第一讲 中国古代机械概述
第二讲 典型的中国机械
第三讲 浑仪、浑象与计时器
水利技术
第一讲 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概论
第二讲 中国古代整体、综合、辩证的科学思维及其现代优势
交通技术
第一讲 古代道路与桥梁
第二讲 中国的舟船文化
第三讲 中国古代陆上交通工具
军事技术
第一讲 冷兵器时代(上古—隋唐五代)
第二讲 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军事技术
结语
科学史若干理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