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

The Book of Universes

作者:[英] 约翰·D.巴罗 (John D. Barrow)

李剑龙 译

丛书名:图灵新知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 978-7-115-30972-3

开本:850×1168 1/32

格式:azw3

3.95M/346 291千字

20134月第一版

 

 < BACK

一旦有谁掌握了模拟宇宙的能力,虚拟的宇宙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快就会超过真实宇宙的数量。而且尼克·博斯特罗姆断言,如果随机选出一个智慧生物作为考察对象,那它更可能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而不是真正的现实之中。

在一个体积无穷大、物质无穷多的宇宙中,任何发生概率不为零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无穷多次。

每个人都有无数个副本在忙活任何我们此时可能忙活的事情,只要其概率不为零。这种惊人的事态被称为“副本悖论”(replication paradox)

哥白尼告诉我们,我们的行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现在,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就连我们的宇宙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内容简介

头上的星空,自古以来就激发着人类无尽的好奇和想象。为了解释我们所见的宇宙,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牛顿、康德到爱因斯坦,再到现代学者对爱因斯坦宇宙学方程组的艰难求解,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描述了种种面貌不一的宇宙。而在最新的多重宇宙论中,可能的宇宙不只限于理论,而是真实的存在,数量更数不胜数,其中的自然法则可能各不相同。身为知名的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作者将在这本《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中带领我们回顾历史,追踪现代天文学的前沿进展,纵览“奇异得超乎我们想象”的万千宇宙。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Overview

A guided tour of conceptions of the universe, from the ancient to the present. The book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whole universes in a coherent and unified way. And gradually, we will find the latest and perhaps the best descriptions of the Universe is the concept of the 'Multiverse' -- the universe of all possible universes.

About John D. Barrow

Born: Nov. 29, 1952

British astrophysicist and mathematician. He is the winner of the 2006 Templeton Prize for Progress Toward Research or Discoveries About Spiritual Realities. He is currently the director of the Millennium Mathematics Project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作者简介

约翰•D. 巴罗(John D. Barrow),生于1952年,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宇宙学、天体物理、引力理论、天体粒子物理等,发表有四百多篇学术论文。1986,他和弗兰克•梯普勒合著的《人择宇宙原理》(The Anthropic Cosmological Principle)成为该主题的经典著作。他见证了宇宙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进展,目前正活跃于宇宙学的前沿领域。

他也是位知名科普作家,至今已出版二十多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的科普著作,包括《读心术的把戏》、《艺术宇宙》、《无限大的秘密》、《无之书》、《宇宙的起源》、《大自然的常数》、《不论》、《天空中的圆周率》等。

20023月,由他编剧的话剧《无限》(Infinities)在米兰首演,广受好评,并荣获了当年意大利戏剧界最高荣誉“乌布奖”(Premio Ubu)的“年度最佳剧目奖”。

——转自豆瓣网

译者简介

李剑龙,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与一群年轻人一起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让科学流行起来”的愿景。

——转自豆瓣网

目   录

Contents

第1章 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第2章 对于自身重要性的执著
第3章 爱因斯坦的宇宙
第4章 出乎意料的宇宙
第5章 奇异至极的宇宙
第6章 稳态宇宙理论对决大爆炸理论
第7章 宇宙,如实描绘
第8章 混元之初
第9章 美丽新世界
第10章 后现代宇宙
第11章 非主流的宇宙
第12章 失控的宇宙
图片版权
译后记

约翰·D.巴罗 John D. Barrow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生活在北纬L度的天文学家所看到的星空

(a)瑞士奶酪式宇宙模型。(b)多伦多大学阿伦·阿塔德(Allen Attard)用计算机模拟的瑞士奶酪式宇宙。

(a)只有在一个绝对光滑的宇宙中,最后的奇点才会同时出现;(b)在真实的宇宙中,有些地方密度大而有些地方密度小,密度大的地方会更早地变成奇点。

暴胀使得宇宙的膨胀突然加速,同时宇宙的温度急剧下降。暴胀停止时,驱动暴胀的粒子会发生衰变,在一瞬间产生了大量的能量。这导致宇宙被重新加热。

暴胀使得一小片空间变得比今天的可见宇宙还要大

当一颗白矮星从它的伴星那里吸积的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成一颗Ia型超新星。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宇宙虽奇妙,却远不如宇宙学家更奇妙。本书全面列举了宇宙学研究中五花八门的主流及另类宇宙模型,它没有局限于某一种宇宙观,平等对待那些看上去以猜想为主的多重宇宙。当然,关于宇宙的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哲学领域,作者凭借自己宽广的视野和出色的概括能力,经常能让科学与哲学实现平滑过渡。

可以说本书包含了所有宇宙——它本来就提到了包含所有的宇宙,包含所有的宇宙是所有宇宙中的一种,单凭这一种的存在,就把所有可能都全面覆盖。然而这种全面覆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主要问题却不在科学领域。

本书并不像当今的很多科普著作那样在最新的弦理论和M-理论上花费过多笔墨,而是同样将它们作为众多类型中的一种,浅释即止。可能给人印象更深的是他对多重宇宙的肯定态度,也就是说宇宙并不一定只有一种和一个,还有就是对虚拟 和模拟宇宙的理论综述,即人类所处宇宙只是一个虚拟世界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智慧生物可以模拟宇宙,有些设想已超出了科研范畴。

作者擅长科普文字,而中译本及时插入的译者注也很有用。我在技术上同意某些科学家、哲学上同意康德的看法,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完整的宇宙,认知能力本身就是<而不是≤宇宙的东西。

同一作者作品

Works of the same author

大自然的常数:从开端到终点

 

附   录

 Appendix

有严谨,有狂狷,有后现代也有非主流——宇宙学家发明过的宇宙

 
   
 

Aug. 13, 2016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