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纠缠态:物理世界第一谜

Entanglement

作者:[美] 阿米尔·艾克塞尔 (Amir Dan Aczel)

庄星来 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439-4647-7

开本:1/16

格式:mobi

1.79M/150页 183千字

20111月第一版

若有两个已知系统(它们的状态可以由各自的表达式得出),在某种已知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以后两个系统又被分离开来,这时它们便无法再像先前那样各自用一个表达式来描述。我认为这不仅仅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而应该说是量子力学的全部特征之所在。

人究竟是一种由大量基本粒子构成的集合体(其中每一个粒子都有自己的波函数),还是一个单一的宏观物体(带有一个波函数,波长极短)?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因此隐形传态仅仅在微观世界里才是真实的现象。

 

 

 < BACK

内容简介

“斯科特,开始传送!”《星际旅行》里的场景会不会成为现实?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自从网络空间由科幻小说家杜撰的名词变成了现实,"科学”与“科幻”之间的界线愈加模糊。今天,年轻的量子力学向我们承诺:人类某些最不着边际的梦想可能会真的实现。“纠缠态”正是奇异的量子力学世界里最不可思议的一道风景。

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规定了纠缠态的存在,也就是说亚原子微粒间有可能产生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微粒无论发生什么变化,与之相联的微粒便会即刻发生相应的变化,哪怕它们之间相隔整整一个宇宙。他觉得,假如量子力学能够推出如此难以置信的奇怪的结果.那么量子论一定不能成立。可是,在美国和欧洲实施的新的科学实验却证明了纠缠现象不但真的会发生,而且还可以用来建立牢不可破的密码,甚至实现隐形传态……

来吧,进入属于微粒的奇异的量子力学世界。在这里,粒子即波,波即粒子。这是一个奇幻的领域,不确定性无处不在。但若我们细细思量它的神秘面目,也许,就在我们有生之年,会发现不可解密码乃至隐形传态的秘密……

——本书开篇

Overview

Entanglement is the unusual behavior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where they become linked who could be separated by the entire distance of the Universe and yet they can still communicate instantly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Einstein, quantum mechanics required entanglement. The book tells the astounding story of the scientists who set out to complete Einstein's work with accessible language and a highly entertaining tone.

About Amir Dan Aczel

Born: Nov. 06, 1950

Died: Nov. 26, 2015

An Israeli-born American lecturer in mathematics and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He spent years as a professor in Alaska and Massachusetts and wrote textbooks on math and statistics before discovering a talent for explaining the world of science and numbers to ordinary readers.

作者简介

阿米尔·艾克塞尔 (1950.11.06-2015.11.26) 生于以色列的美国数学、数学史和科学讲师。他曾在阿拉斯加和马萨诸塞担任教授多年,撰写一些数学和统计学教材,然后发现了自己向普通读者展示科学与数字世界的天赋。

目   录

Contents

前言
敬告读者
第一章 神秘的和谐力
第二章 序幕
第三章 托马斯·杨的实验
第四章 普朗克常量
第五章 哥本哈根学派
第六章 德布罗意导波
第七章 薛定谔和他的方程
第八章 海森堡的显微镜
第九章 惠勒的猫
第十章 匈牙利数学家
第十一章 爱因斯坦登场
第十二章 波姆与阿哈朗诺夫
第十三章 约翰·贝尔的定理
第十四章 克劳瑟、霍恩、西摩尼的梦
第十五章 阿莱恩·阿斯派克特
第十六章 激光枪
第十七章 三粒子纠缠
第十八章 十千米实验
第十九章 隐形传态:“斯科特,开始传送!”
第二十章 量子魔术:这一切究竟说明了什么?
致谢
注解
参考文献

阿米尔·艾克塞尔 Amir Dan Aczel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在科普著作里它肯定算最通俗的了,甚至都不该由科学类出版社出版。

它基本是按时间顺序,根据理论发展脉络,让一个个关键人物依次登场,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而且都是先讲生平轶事,再聊他们的理论,所以再科盲的读者也能看懂每章前半部分。轶事部分文笔尤其轻松,比如讲到薛定谔的孙子直到成为物理学家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谁。

而在阐述核心内容时,作者尽量选择最浅显的方式,极少使用令人头疼的公式。说明他懂得科普作品重在概貌,精确在其次。本来觉得这种文风在科学家那里会显得很奇怪,但看到作者抱着狗的照片以后就感到很好理解了。

这个中文版本的封面很让人遗憾,有一种档次不高的感觉,其实前一版没有蓝色外框的封面效果还是不错的。

   
 

Jun. 08, 2016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