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佩德罗·巴拉莫
Pedro Páramo |
作者:[墨] 胡安·鲁尔福
(Juan Rulfo)
屠孟超 译
|
南京:译林出版社
丛书名:20世纪经典
ISBN: 978-7-5447-0239-3
格式:azw
206KB/191页 150千字
2007年10月第一版 |
|
|
<
BACK
|
Overview
Juan Rulfo's legendary novel that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gical realism and praised
highly by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It is told in a mixture of first and
third person narration. Time shifts from one consciousness to another in
a hypnotic flow of dreams, desires, and memories.
About Juan Rulfo
Born: May 16, 1917
Died: Jan. 07, 1986
In full Juan Nepomuceno Carlos Pérez
Rulfo Vizcaíno. Mexican writer who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finest
novelists and short-story creators in 20th-century Latin America, though
he only published two narrative works - each were of immense importance.
The aftermath of the Mexican Revolution and the Cristero War are two
defining events which occurred during his childhood.
内容简介
本书是胡安·鲁尔福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不仅立意深刻,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富有新意,迄今仍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的巅峰小说之一”,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1970年获墨西哥国家文学奖,198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王子文学奖。在本书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为人狡诈、残忍,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的庄园主形象。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
作者简介
胡安·鲁尔福(1918-1986) 墨西哥小说家,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一生只留下篇幅极其有限的作品,却被历代文豪奉若至宝。出生于墨西哥农村,在孤儿院长大。贫苦的童年并未遮掩他求知的欲望和创作的才华。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便是由自己创办的刊物《面包》刊发的。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并于1953年以《燃烧的原野》为题结集出版。
1955年,《佩德罗·巴拉莫》出版后,一度乏人问津,有人认为它“写得很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堆垃圾”。鲁尔福平静地面对着这一切。写完了小说,还是安心地做他的汽车轮胎推销员。几年后,《佩德罗·巴拉莫》声名鹊起,奠定了作家在拉美文学中的地位,鲁尔福却从此不再写任何小说。
——转自出版社官方网站 |
胡安·鲁尔福
Juan Rulfo |
西班牙文版封面
Spanish editions |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
先引一段别人的注释:“Pedro与西语中的piedro谐音,暗指石头。小说最后一个单词也是piedra(un
monton de piedras),首尾呼应。而Páramo的意思是荒原。1930年代,艾略特《荒原》的西语译本出版,译名即‘Páramo’......另外,书中最重要的地名Comala,源自西语单词comal,是墨西哥人做玉米饼的平底锅。热和玉米饼这两样墨西哥‘特产’启发了鲁尔福,Comala这一地名既表明了作品的墨西哥特质,也暗指地狱般的墨西哥社会。”(腾威《胡安·鲁尔福的跨界写作——以<公民凯恩>的方式解读<佩德罗·巴拉莫>》)
既然马尔克斯自称能把这部小说倒背如流,苏珊·桑塔格也赞赏有加,那它当然自有奥妙,暗藏玄机。
小说内容以对话为主,主观视角灵活地在不同人物之间持续轮换,他们的关系读者可以通过对话逐渐理清。小说还解构了时间的向量特征,将时间由线打散为点,再重组,在作者用心的安排下显得散而不乱。 |
若说它代表着魔幻现实主义的成熟,可能是因为小说中活人和死人可以自由交谈,周围还时常传来似有若无的风、马、人的动静,除此之外并不太魔幻。可是死人明显多过活人,主人公踏入的几乎就是鬼城。他从未害怕,因为在整部小说中,怨恨、愤怒、惊惧似乎都被八月的热风稀释,每个人都失去了充沛的情绪,变得不争——死人不能争,活人不敢争不愿争。
人们的不争是因为佩德罗·巴拉莫的存在,这位庄园主的手段在小说最后四分之一得以直接展现。他独霸一方、无恶不作,在革命到来时又能狡猾地虚与委蛇。然而人们的温良只是在表面上维持着村庄的祥和,一旦有人喝醉了酒,还是会提起刀去杀巴拉莫。
鲁尔福的童年赶上了墨西哥革命的尾巴,而人们对这个国家复杂断续的历史与众说纷纭的去向历来难以找到定论。于是作者把他的感想都埋藏在了那些波澜不惊的对话中。 |
附 录
Appendixes |
Confusion, the Critics, and the Ambiguities in Juan
Rulfo's Pedro Páramo
The Perfect Novel You've Never Heard Of
浅析《佩德罗▪帕拉莫》的重复叙事艺术
《佩德罗·巴拉莫》:一部立体派小说 |
《佩德罗·巴拉莫》:对一个理想的追寻
胡安·鲁尔福的跨界写作——以《公民凯恩》的方式解读《佩德罗·巴拉莫》
为什么没早认识“佩德罗·巴拉莫” |
|
|
|
|
|
|
|
<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