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挖鼻史

Nosepicking for Pleasure: A Handy Guide by Roland Flicket

作者:[美] 罗兰·胡弹 (Roland Flicket)

庄若愚

ISBN: 986-7581-27-X

台北:三言社

120

200511月第一版

 

 < BACK

内容简介

挖鼻之乐远胜鱼水之欢,而且毫无风险。

这是一本惊世骇俗、图文并茂,看了令人喷饭且拍案叫绝的奇书。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各种挖、掏、弹、拋的狂想与绝技

「挖鼻子会上癮吗?」

「什么时候是挖鼻最佳时机?」

「我可以挖别人的宝吗?」

作者胡弹教授这位挖鼻达人,语不惊人死不休。不仅歪说历史,妙解星座,还凭著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提供读者挖鼻的诀窍,追踪报导各种挖、掏、弹、拋的流派技巧与答问,旁及挖鼻的野史、美术作品、星座观、挖鼻之歌,以及大量跟挖鼻有关的精采插画。阅毕必能增添你挖鼻时的乐趣,直臻神魂颠倒之乐土。

——转自豆瓣网

 

作者简介

罗兰·胡弹:举世公认的抠鼻权威。1934年於宾州匹兹堡出生的他,早在高中时代,就对鼻科学产生兴趣,并且还因此在绿球高中获颁「手帕纪念奖」。他后来进入圣鼻毛大学研读医学,完成学业后迁至洛杉矶,对挖鼻者作详尽研究,结果发表在《滤泡与黏液》(Follicle and Phlegm)这本划时代的巨著,让名不见经传的鼻毛首次荣登鼻科学的大雅之堂。接著他再接再厉 ,於1976年再度推出《鼻桥遗恨》(A Bridge Too Far)经典名作。1979年,他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刺胳针》(Lancet)上发表的文章〈棉花球——何去何从?〉(Cotton Buds – Whither?)更让他声名大噪,家喻户晓。1989年,他出版了《滴、擤、舔》(Drip, Tip and Lip)擤鼻三部曲,名扬国际。胡弹在母校担任鼻考古学荣誉教授,目前赴牛津铜鼻学院担任客座学者。已婚的他育有一儿,亦是挖鼻同好。

——转自豆瓣网

Overview

This book provides a good introduction for those who have yet to discover the joys of nosepicking. It details the art of nosepicking and gives a range of advice on picking, rolling and flicking.

目   录

Contents

绪论

谢辞

第一章:一部被压抑的挖鼻史
第二章:挖鼻指南Q&A
第三章:挖鼻必杀技
第四章:挖鼻答客问:解惑篇
第五章:挖鼻趣味档案
第六章:星相达人观鼻术
第七章:艺术作品里挖宝
第八章:挖鼻之歌

专有名词索引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这并不是一部真正的历史,当然,英文书名原本也没有历史的意思。看似条理分明逻辑清晰的构架,主要由作者杜撰的内容组成。

一开头的确讲到了挖鼻史,而且煞有介事,也许有些读者会当真,但一些人名和叙述明显带有虚构色彩,也有人为修改的成分。作者唯一的目的就是趣味。

在具体介绍挖鼻技巧的章节,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以科学态度对挖鼻行为进行分类,从鼻子类型、动作要领、辅助工具、礼仪常识等方面全面归纳了相关要领。还虚拟了答疑对话,以实例形式表现了挖鼻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其实作者倒真可以深入发掘历史资料,在一些边角处恐怕确实能够找到挖鼻相关的史实,就不用靠改编名画弘扬挖鼻艺术了。当然,此书插画也很重要,不仅很多,风格也跟文字很吻合。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Aug. 20, 2014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