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作者:[美] 罗伯特·M.波西格 (Robert M.Pirsig)

张国辰

丛书名:重现经典

ISBN: 978-7-229-04036-9

开本:850×1168 1/32

重庆:重庆出版社

377 302千字

20119月第一版

 

我却因为写了一部人们把它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相比较的书而感到甚受恭维。我希望拙作(《时间简史》)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

——著名物理学家 史蒂芬·霍金

 

 

 < BACK

内容简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转自 豆瓣读书

Overview

It is a philosophical fiction regarded as an American cultural icon in literature. The book chronicled a motorcycle journey of the narrator who ruminates on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to life, arguing that motorcycle maintenance is a metaphor for life. The book sold 5 million copies worldwide.

About Robert M. Pirsig

Born: Sep. 06, 1928

An American writer and philosopher. He was edu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rose rapidly to fame with his autobiographical novel,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作者简介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本书出版后波西格一直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并与第二任妻子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轮渡之旅。

——转自 豆瓣读书

罗伯特·M.波西格 Robert M. Pirsig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s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这部小说都能够作为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又是在路上,又是东方哲学,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中有同样的迷茫,他们喜欢把希望寄托于远方。

本书跃入读者眼帘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肖陶扩(Chautauqua),一种前现代社会的求知集会,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活动曾拥有大批追随者,但随着信息手段的逐渐发达而消亡。这与网络带来的新陈代谢颇多相似,但所幸有灭亡就有新生,人们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多。比如书中几个主人公,一起出门投身微型肖陶扩,也能获得思想升华。

还有一个关键词是个人名,斐德洛。他便是“我”。他像六十年代的青年一样,试图挑战环境,满脑子创新思想,而不出所料,他屡遭挫折。这无疑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他把斐德洛美化成了先知。

作者的确使用了相当大篇幅,从头到尾都没忘讨论摩托车维修技术,而且他的确是行家。估计如果他不写小说,去修摩托也可以赚到钱。由维修技术引出的议论大多集中在禅、良质、古典与浪漫的对立统一之类的问题上。这说明,修理工也可以思考人生。

附    录

Appendixes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Jan. 16, 2014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