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保卫马克思

Pour Marx

作者:[法] 路易•阿尔都塞 (Louis Althusser)

顾良 译 杜章智 校

丛书名:现代外国政治学术著作选译

统一书号:2017•824

开本:850×1168 1/32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9千字

198410月第一版

卢梭说过,对儿童和少年,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懂得消磨时间。历史评论的艺术也在于要消磨足够的时间,以等待青年作家成长为大作家。所消磨的这段时间无非是我们给予他们生活的时间。这是他们生命的必然,……

意识形态涉及到人类同人类世界的“体验”关系。这种关系只是在无意识的条件下才以“意识”的形式而出现;同样,它只是在作为复杂关系的条件下才成为简单关系。……意识形态所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

 

 < BACK

作者简介

全名Louis Pierre Althusser (19181016-19901022),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 他是法国共产党的长期成员,却被贴上“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标签。他宣称是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的观念与社会结构。阿尔都塞曾患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在1980年杀害了妻子。

About Louis Althusser

Born: Oct. 16, 1918

Died: Oct. 22, 1990

In full Louis Pierre Althusser, a French Marxist philosopher who was born in Algeria. He was a longtime member of the French Communist Party,  though he was identified with "structural Marxism".  He claimed that it is ideology which shapes our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structures. Althusser had suffered intense mental illness and killed his wife in 1980.

目   录

Contents

序言:今天
说明
一、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
二、论青年马克思(理论问题)
三、矛盾与多元决定(研究笔记)
四、皮科罗剧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
五、卡尔·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政治经济学与哲学)
六、关于唯物辩证法(论起源的不平衡)
七、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关于“真正人道主义”的补记
致读者
生平传略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理论著作,《保卫马克思》自然有契合时务的特点。中文译名有意无意地渲染了紧张气氛,而原文书名风格并没有如此像标语口号。

不过使用“保卫”之类的词汇并非全然没有道理,此书第一次出版时面临的现实环境比较复杂。当时工人运动进入低潮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也由于人为因素而遭遇挫折,所以无论理论家还是实践者都正面对危机。

阿尔都塞的著作不能说解决了当时的危机,它甚至扩大了危机,因为他的理论并不为法共认同,导致了理论分化,甚至国际范围的激烈辩论。而这样的结果正反映了阿尔都塞的价值所在,本书的内容也具备足够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充满了哲学思辨。

阿尔都塞在本书中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思想的显著演变,指出青年时期马克思与成熟时期的不同。他详细解读了马克思哲学来自费尔巴哈及黑格尔的渊源,探讨了后来马克思转向总问题的原因及意义。他还大量加入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的认识。至于他是否属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交给真正熟悉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去评论。

路易•阿尔都塞 Louis Althusser

法文版封面  French editions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s

   
   

附    录

Appendixes

面对青年马克思的研究:阿尔都塞如是说

阿尔都塞与《保卫马克思》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Mar. 09, 2013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