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1875-1945
Teenage: The
Creation of Youth Culture |
作者:[英] 乔恩·萨维奇(Jon Savage) 著
章艳 魏哲 徐梦迪 严莹 译
|
ISBN: 978-7-5463-2624-5
开本:787×1092 1/32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63千字
604页
2010年4月第一版 |
青少年由于自身的特质,一直被认为能代表未来:大众媒体持续不断地将青少年塑造成为天才或怪兽,这说明了成年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希望和恐惧。为了循规蹈矩者而忽视那些站起来的先锋就是拒绝参与到未来当中,也是误解了青春的本性。
——乔恩·萨维奇 |
|
<
BACK
|
Overview
The teenager, as Jon Savage tells us
and differs from that of most histori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1890s, when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new century were laid in urban youth
culture. Fusing film, music, literature, diaries, fashion, and art, it
is an epic cultural history that charts the spread of the American ideal
of youth through Europe and around the world.
内容提要
任何时代,青年都以其敏感的触觉、激进的行动来应对时代浪潮。他们同时是勇敢的先锋、易受蛊惑的信徒、战亡者和享乐者……这一部青年运动史和20世纪欧美各国最动荡的历史交织重叠,为历史提供了新的注解。作者描述了童子军、候鸟运动、希特勒青年团等不同时期的青少年组织,以及从“摇摆女郎”、“阻特装青年”到“迷惘的一代”的各种青年类型,为我们呈现了欧美两大洲青少年社会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
通过对个人证词、虚构作品、流行文化、媒体报道和政府政策的深入考察,作者描绘出人们如何试图定义、说明和控制青春期的历史,更是青少年如何努力发出真实声音、追寻理想并摆脱成年人控制的反抗史。
——摘自本书封底
|
About Jon Savage
Born 1953. Jon Savage was a
high-profile Cambridge-educated writer during the glory days of
British punk. He wrote articles on all the major punk acts. He is also a
broadcaster and music journalist. His best-known work is England's
Dreaming: Sex Pistols and Punk Rock.
作者简介
乔恩·萨维奇(Jon Savage 1953—)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朋克时代一位著名的播音员、音乐评论家、作家。1976年出版名为《伦敦的愤怒》(London’s
Outrage)的流行杂志,并为当时英国三大主流音乐评论报纸之一的《声音》(Sounds)、《The
Face》等多家媒体工作。著有作品:《时光旅行》(Time Travel)、《奇想乐队》(The
Kinks)等。1991年出版讲述朋克文化史的《英格兰的梦想》(England’s
Dream),被赞誉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书是乔恩2007年出版的最新作品。 |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s |
乔恩·萨维奇
Jon Savage |
目
录
Contents
序言
第一部分 1875-1904
1 天堂和地狱 马丽.巴什基尔森和杰西·波默罗伊
2 民族主义者和颓废派艺术家 欧洲反革命
3 流氓和阿帕切 青少年犯罪和大众传媒
4 “忽见天堂” L.弗兰克·鲍姆和《绿野仙踪》
5 美国世纪 G.斯坦利·霍尔和青春期
第二部分 1904——1913
6 彼得·潘和童子军 大不列颠帝国青年
7 中学新生和工人来源 美国青少年和工业.
8 候鸟运动和新异教主义 欧洲的回归自然运动
9 五分钱影院和动物舞蹈 美国的梦幻经济
第三部分 1912——1919
10 祈祷 欧洲的代沟
11 牺牲 战亡者以及新与旧的对抗
12 1902年生人 少年犯罪和一战
13 爵士乐队和美国大兵 美国青年进入欧洲
第四部分 1919——1929
14 战后的震荡 法西斯、德国联盟和“森林生活知识团”
15 酋长和希巴 美国的青年市场
16 灰姑娘情结 美国大众文化的问题所在
17 追求享乐 “光明的年轻人”
第五部分 1930——1939
18 纳粹思想指引下的士兵 希特勒青年团
19 儿童军团和新政 经济萧条中的美国青年
20 “少年英雄”和红色威胁 英国青年的极化
21 吉特巴舞及其舞迷 美国的摇摆乐和青年的消费主义
第六部分 1939——1943
22 征服者与统治者 战争时期的希特勒青年
23 无奈的应征兵和社会主义英雄 战争中的英国青年
24 社交界新人和美国兵 学校和军队中的美国青年
25 德国的摇摆青年和法国扎祖一族 纳粹欧洲的摇摆乐
26 阻特装青年和“胜利女孩” 动荡的美国1943
第七部分 1943——1945
27 和平入侵者 美国士兵和英国青年
28 赫尔姆斯·休博内、白玫瑰组织和安妮·弗兰克 纳粹欧洲的抵抗运动
29 青少年时代的到来 《17岁》创刊
30 元年 胜利的青少年
谢辞
注释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基督少年军传单,19世纪90年代 |
|
|
鲁恩堡荒地上的候鸟运动,1909年 |
|
|
《作为异教徒的弗兰西斯·科恩福特》,1914年8月 |
|
|
汉堡的摇摆乐青少年,1939年 |
|
|
《17岁》第一期中百隆商店的青少年餐厅广告 |
|
|
唱片店里的美国青年,20世纪40年代 |
|
|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
书的开头很有特点,讲述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少年的个案。作者选择的这两个对象并不足够众所周知,所以带给读者以陌生感。本以为后续部分都是这样以详细分析个案为主,但读下去就发现,作者写的仍然是编年史。其实目录已经明白无误地显露了这个特点。
作者选择的1875年-1945年间的七十年时间,是他所认为的青少年的生活状态最丰富最变幻莫测、也是具有最多研究内容的历史阶段。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个终点很容易理解,而且事实上,英文中的Teenage一词大约就是从二战结束时才出现的。至于二战后的年轻人又是另外的研究内容了。作者与其他历史学家略有不同的是,他将起始点提前了一段时间,认为这样才能将造成现状的成因研究清楚。 |
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成年人的生活状态具有同样的影响因素,这就是单个个体无法决定的历史环境。先有历史事件,再有个体对事件的反应。区别就在于反应的方式不同。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青少年都会表现出相类似的特点。他们因为尚未拥有,所以就不怕失去。甚至有时失去的东西被认为是枷锁。而已经接触社会但只需对自己负责的状态,更允许青少年花费大量精力推动和追随新潮流。
本书偏重对史实的叙述,风格严谨扎实。只有在史料足够多的情况下,作者才会做出结论性论述。总体来说,它没有哗众取宠的企图和发明历史理论的野心,将评点的权力留给了读者。 |
附 录 Appendixes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author
作者官方网站 |
|
|
|
|
<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