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美国

Amérique

作者:[法] 让·波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

张生 译

丛书名:棱镜精装人文译丛(第一辑)

ISBN: 978-7-305-05497-6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787×960 1/32

83千字 227

201110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让·波德里亚(1929-2007)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费社会》、《物体系》、《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冷记忆》、《美国》、《完美的罪行》等。《论诱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

——摘自本书内衬

 

 < BACK

明天是你剩余人生的第一天。

正如威尼斯梅恩街头那个扛着沉重的十字架的白种基督。天气非常热。你很想告诉他,两千年前,这个动作就已经完成了。但是,他恰恰不想创新......你尽可以向他指出,没有人,真的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他经过之处,只有众人的冷漠和嘲讽。他会回答你,两千年前,一切也是这样发生的。

他们从理念出发建造了现实,我们把现实转化成了理念,或者意识形态。

众所周知,美国人对黄种人很着迷,预感到他们身上有一种高级形式的诡计,和高级形式的真理的缺席,后者正是他们所害怕的。

事物在其平庸性中所表现出的宽容和幽默是美国人对待自己与他人的方式。他们具有一种甜蜜的智力行为,同时显得温柔亲切。他们并不渴望拥有被我们称为智慧的东西,也不会觉得受别人的智慧所威胁。

法律不是约定俗成的:你被假定应该了解并服从它。但是,不服从也会给你增光添彩,而历史同时由对法律的赞美和违法者构成。相比之下,美国体系令人震惊的一面是,违法并不带来荣誉,越界或例外也不会带来威望。

所有这一切的伟大教训就是,自由与平等,正如自在与优雅,它们都是事先给定的。这就是民主的戏剧性变化:平等是前提,而不是结果。这是造成民主和平等主义之间区别的因素:民主意味着以平等为出发点,而平等主义意味着以平等为终点。

加州病(Californitis)这一美国主义的狂热变种,今天正在年轻人身上释放着自己,表现得像艾滋病的精神形式......为了抵御欧洲人的革命焦虑,加州抛出了一长串假象:在无仪式的校园中对知识的戏仿,在洛杉矶星云中对城市和都市化的戏仿,在硅谷中对技术的戏仿......

译者简介

张生,19699月生,河南焦作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为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为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教授、系主任。200512月至200611月曾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做访问学者。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一个特务》、《刽子手的自白》、《地铁一号线》,长篇《白云千里万里》、《十年灯》、《倾诉》、《个别的心》,随笔集《可言,可思》及学术专著《鸡尾酒时代的记录者--(现代)杂志》,译有《文化理论关键词》(丹尼·卡瓦拉罗著,合译)、《权力的精神生活》(朱迪斯·巴特勒著)、《蝴蝶君》(黄哲伦著)等。

——摘自本书内衬

About Jean Baudrillard

Born: Jul. 27, 1929

Died: Mar. 06, 2007

Jean Baudrillard was a French sociologist, philosopher, cultural theorist, political commentator, and photographer who best known for his analyses of the modes of medi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His work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目   录

Contents

对波德里亚《美国》的解读(代译序)
没影点
纽约
星形的美国
实现了的乌托邦
权力的终结?
永远的沙漠
译后记

让·波德里亚  Jean Baudrillard

英文版封面  English editions

法文版封面  French editions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任何一本游记本质上都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因为旅行看似是在认识世界,实际上却是在认识自己。如若不然,为什么同样的旅行目的地,每个人写的游记却千差万别,甚至互相矛盾?

法国人游历美国是一种引人联想的典型行为,而且旅行者越有名人们就越能想起那个典故——当然它是指十九世纪初托克维尔游历美国并写出了《论美国的民主》这本名著。法国人本来就喜欢对世界评头论足,看到新生势力当然不会放过讲两句的机会,意见是否客观挺难判定。

波德里亚没有摆脱托老前辈的阴影,兴许他是主动选择了继承,只是他所面对的美国与托老相去千里。他的观点不可谓不鲜明,简单的标题已经暗示了结论,甚至这些结论也并不振聋发聩,多半符合人们的想象——这说明大家都比较了解美国,也都比较了解法国人。

“实现了的乌托邦”、“永远的沙漠”,似乎人们从某些导游口中也听到过类似的描述。但在细节论述方面,波德里亚仍显示了他过人的思考能力,以及超乎常人的逻辑组织和修辞技巧。其实美国与欧洲的差异尽人皆知,如果不深入到生活层面,游记写作就 容易流于空洞,不可能细致入微,鞭辟近里。所以波德里亚没忘了把慢跑这样的日常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不能把这本书当做典型的理论著作看,因为它不具有严谨的论文结构,还是就当它是游记更合适。波德里亚的文字从来都不甘平庸,他的每本书都具有成为启示录的企图,随便翻几页你就能找到可以刻在床头的名言。对于同样游历过美国的外国人来说,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波德里亚还是比较容易的。

附    录

Appendixes

永远的沙漠与实现了的乌托邦

 

站 内 资 源

Resources within this site

论诱惑

冷记忆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Jul. 09, 2012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