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乌托邦的年代:1968-1969 纽约-巴黎-布拉格-纽约

Les Années D'utopie: 1968-1969 New York-Paris-Prague-New York

作者:[法] 让-克劳德·卡利耶尔 (Jean-Claude Carrière)

戎容 译

ISBN: 978-7-100-07061-4

北京:商务印书馆

开本:850×1168 1/32

172

201011月第一版

 

 < BACK

内容提要

卡利耶尔是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其重要作品有《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白日美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等。这本《乌托邦的年代》是卡利耶尔的一本回忆录。在其中他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六十年代发生,并最终发展为五月动荡的反抗运动的一些事情。在那段动荡的日子里,他亲身经历了运动中的各种事件,接触到了各色各样的人,知道那些青年人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内心的期盼,其关于运动的谈论具有有内在的真实感。作者主要不是探讨运动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而是回顾运动中的点点事件,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只是想尽量把那个年代的一些场面和一些声音找回来,因而读来别有一种感受。

——转自开卷网

作者简介

Jean-Claude Carrière是一位编剧、演员,他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小村庄。1963年他遇见了Luis Buñuel并成为其长期合作者,几乎包揽了他晚期所有电影的剧本编写。他还与Jacques DerayPierre EtaixJean-Luc GodardLouis MalleVolker SchlöndorffMilos Forman合作过。他写过的剧本包括《白日美人》(1967)、《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2)、《铁皮鼓》(1979)、《马丁·盖尔归来》(1982)、《丹东》(1983)等等。

Carrière参与建立了法国国家电影学院La Fémis,并且担任其主席长达十年时间。

About Jean-Claude Carrière

Born: Sep. 17, 1931

Bom in a small village of the South of France, Jean-Claude Carrière is a screenwriter and actor. He was a frequent collaborator with Luis Buñuel, whom he met in 1963, on the scripts of nearly all his later films. He also worked with Jacques Deray, Pierre Etaix, Jean-Luc Godard, Louis Malle, Volker Schlöndorff and Milos Forman. The screenplays he wrote include Belle de Jour (1967),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 The Tin Drum (1979), 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1982), Danton (1983), etc.

Carrière helped to establish the French National School of Cinema La Fémis and chaired it for ten years.

 

让-克劳德·卡利耶尔  Jean-Claude Carrière

法文版封面  French editions

反乌托邦的潮流并不比被它指责为乌托邦的潮流具备更宽广的现实领地。那些向地球伸手的新型开采者们不断地说——现在还在说——六八年是搞错了。是的:所有的乌托邦都是搞错了。但是,认为六八年的运动本来可以避免,这也是一个乌托邦。也是搞错了。

乌托邦走上了行乞的路。我们的幻想就坐在街角上。它在伸手乞讨。那年轻人自己并不知道,他的身上、眼睛里、歌喉中、十指黑黑的手上,正存着一份我们众人的梦,是我们怠慢了它,我们失去了它。但是,尽管形疲神惫,这梦幻还是留连着,不忍心把我们遗弃。

目   录

Contents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半途而废的电影节
五月
布拉格:春
布拉格:夏
纽约:冬
后来

作者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一位编剧,长年跟那些欧洲著名导演合作,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都出自他的手中。虽然也算是文字工作者,但由于他一直服务于电影界,个人文字作品反倒不多。

这本首次出版于2003年的书受关注的程度与作者的名气有点不相称,关于它的介绍文章不容易找到。而事实上此书写得很不错。它的名字看上去像是旅行路线,内容则是作者的个人回忆,讲述他在那段富有乌托邦色彩的年代里的见闻。行文风格轻松谐谑,生动多彩,读者不会有任何阅读障碍。

这本书如果拍成电影,无疑会属于公路电影。主角就是作者跟Milos Forman,两人在美国和欧洲漫游,碰到许多事许多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碰到了一段特殊的岁月。

1968年和1969年,全世界都成了热血青年的舞台。但美国青年、法国青年和捷克青年之间又存在明显不同,他们面对不同的敌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拥护不同的理想。作者幸运地把这些一个不落地见识了个遍。

作者没有过多渲染宏观背景,而是更多地着墨于小事件,贡献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细节。要不是这本书,你能知道女演员Delphine Seyrig也是“五月风暴”中的活跃分子吗?相比较而言,作者对于青年运动的态度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冷淡,他是中间分子。顶多是常去河边走,湿鞋不湿身。

全书只在最后一章《后来》里才有集中的观点表达和情感流露。明显地,作者虽然远离各种运动,但并未站在乌托邦的对立面。他能比较敏感地察觉那段岁月一直留存到今天的痕迹,在破立之间显得犹豫不决。当然,他也跟我们一样察觉到乌托邦的远去,所以本书才出人意料地有了如此感伤的结尾。

只有一点我一直怀疑(特别是他说到抵御美女诱惑时),他讲的这些故事,会不会有的已经被他习惯性地当作剧本编过了?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Mar. 04, 2011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