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及其前因后果 :: 一瞥惊鸿黄金屋

 >1970<+itself :: Books   

::::::::::::::::::::::::::::::::::::::::::::::::::::::::::::::::::::::::::::::::::::::::::::::::::::::::::::::::::::::::::

 

无聊的哲学

A Philosophy of Boredom

作者:[挪威] 拉斯·史文德森 (Lars Svendsen)

范晶晶 译

ISBN: 978-7-301-15766-4/F·228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787×1092 1/16

165

20101月第一版

 

 < BACK

无聊让我们提前模糊地看见了死亡的影子。可以想象:真实的暴力死亡会更有意思。

在一个以时尚为原则的世界里,我们面临着更多的刺激,也感受到更多的无聊;在很多方面获得了解放,在其他方面又成为了奴隶;有了更多的个性,但同时又在深层上丧失了自我。时尚唯一的个性就是领先于别人,但恰恰因为如此,人最终会完全被他人控制。

如今,离经叛道甚至已经变成墨守成规,所有人都必须“独特”,却在任何方面都不突出。离经叛道已让人觉得无聊,当个人主义就是墨守成规时,墨守成规也就变成了个人主义。

内容提要

如果有人问你,“你有过无聊的时候吗?”恐怕你的答案会是,“当然有”。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无聊?是因为无事可做,还是因为重复单调?为什么无聊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无聊是怎么折磨我们的?无聊的时候,我们看电影、逛街、上网,让自己忙起来,希望能借此摆脱无聊,但是我们真的能据此走出无聊吗?为什么哲学家说“无法忍耐无聊的一代是平庸的一代”?

无聊是现代人的“专利”,人类的快乐与愤怒是保持不变的,然而当下人们的无聊感却是与日俱增,世界明显变得越来越无聊。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无聊是身份的象征,只有上层阶级才有无聊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在浪漫主义时代以前,无聊只是边缘现象——只有僧侣和贵族才感到无聊。随着无聊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它已不再具有排他性。

作者认为,无聊是无法靠意志克服的,它对于人类有着独特的和重要的意义。透过无聊,我们去获得另一种看世界的智慧。

——摘自本书内页

About Lars Svendsen

Born: Sep. 16, 1970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 And he is also a columnist for the Norwegian newspaper Aftenposten.

作者简介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学系副教授。他的作品包括:《邪恶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vil)以及虽有争议仍受热捧的《恐惧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Fear)、《时尚的哲学》(Fashion: A Philosophy)和《无聊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Boredom)

——引自本书内页

拉斯·史文德森  Lars Svendsen

法文版封面  French editions

目   录

Contents

本站简评

Brief comment

 

前言

第一章 无聊的问题

 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无聊
 无聊与现代性
 无聊与意义
 无聊、工作与休闲
 无聊与死亡
 无聊的类型学
 无聊与创新

第二章 无聊的故事

 怠惰:前现代的无聊
 从帕斯卡尔到尼采
 浪漫主义的无聊:从《威廉·洛弗尔》到《美国精神病人》
 论无聊、身体、技术与越界:《欲望号快车》
 塞缪尔·贝克特与个人意义的不可能性
 安迪·沃霍尔:拒绝个人意义

第三章 无聊的现象学

 论调适
 本体论:无聊的阐释学

第四章 无聊的伦理学

 什么是“我”?
 无聊与人类历史
 无聊的体验
 无聊与成熟

后记

或许把无聊当作话题并提升到哲学高度是一种圆滑的作法。这样的主题不难想到,它也不太会深奥到哪里去。

不过,无聊作为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自然也会反映人类社会某些方面的问题,对它追根溯源倒也能发现其隐含的症结。同时无聊又是一个过于宽泛的话题,它与一切都存在着隐隐约约的联系, 能给作者以广阔的发挥空间。

无聊属于每一个人。一旦当某个角落不够充盈,无聊便会前来填补。用“乘虚而入”来形容它再贴切不过。无聊总是有空虚陪伴,但真正的空和虚是连无聊都没有的。

若把无聊简单地说成意义的缺失,就是在无意中将意义绝对化了,并且把无聊与意义人为地对立起来。无聊的意义自成一体,无聊越是远离通常意义的“意义”,它自己就越有意义。而过分追求意义的行为本身,从本质上来讲是非常无聊的——这也是无聊的一种形式, 由于想摆脱无聊而变得无聊。

当然我们也知道,有那么一些人特别想追求无聊,甚至造就了某种流派。但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为无聊注入了意义,也是适得其反了。

如此说来,无聊本来就不应该被关注。关注得多了,无聊就会被扼杀。但你也不能躲避它,你越想躲着它,它就越会贴近你。该在的时候它自然会在,该走的时候它自然会走。

拉斯·史文德森对无聊的论述不能不说全面。类型学、现象学、伦理学等等领域所有能跟无聊沾上边的学说都被搜集到一起,还有宗教、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实例。他告诉了人们,无聊是每一个现代人所共享的存在状态。它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人们很难找到有效的对策消除它。

 站 内 相 关 资 源

Related resources within this site

时尚的哲学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Feb. 24, 2011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