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195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58年赴阿尔及利亚,1968年至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社会学部主任,1982年入选法兰西学院任社会学教授。布迪厄利用场域、习性、资本等概念工具构建了一种反思社会学体系,其著述达340余种,涉及人类、社会学、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其中主要有《继承人》、《实践感》、《再生产》、《区隔》、《换句话说》、《学术人》、《语言与符号权力》、《艺术之恋》、《实践理性》、《国家精英》、《艺术的法则》、《帕斯卡尔的沉思》、《男性支配》、《经济的社会结构》,其影响遍及世界知识界。
——摘自本书内页
内容提要
马丁·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公开结盟,以及这一结盟与其哲学思想中的具体关系——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他的概念与一系列完全不可驳辩的政治信念之间发生关联——,已经成为最近辩论风潮的话题。布迪厄,这位法国一流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家在这场辩论之前的十年,早就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既是这场辩论的先导,又是对卷入到哲学话语生产之中的体制化机制的分析。
尽管海德格尔了解并承认纯粹哲学议题的合法性(他指涉那些圣典作者和传统问题,并尊重学术禁忌),然而,布迪厄还是指出,海德格尔哲学话语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源于他在文化场域的位置,这也是社会维度与知识分子维度,亦即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交叉的地方。
布迪厄建议,海德格尔不该被看成是纳粹的意识形态专家。由此,他的结论是,人类的种族主义概念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观念里是没有位置的。更确切地说,他认为,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保守革命”在哲学场上的结构对等物,纳粹主义不过是“保守革命”的一个维度。
——摘自本书封底
|
About Pierre Bourdieu
Born: Aug. 01, 1930
Died: Jan. 13, 2002
Pierre Bourdieu was an acclaimed French
sociologist, philosopher and anthropologist. Often in opposition to
universalized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he emphasized the role
of practice and embodiment or forms in social dynamics and worldview
construction. He thought that social posit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rtistic preference, and that use of language styl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cial mobility. |
序言
引论:偏斜之思
第一章 纯粹哲学与时代精神
第二章 哲学场与可能性空间
第三章 哲学中的“保守革命”
第四章 审查与形式的强加
第五章 内部阅读与对形式的敬意
第六章 自我阐释与体系的演化
注释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
算是布迪厄的读书心得。按说得先研究懂海德格尔,再了解一下布迪厄,然后才能看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样的要求对普通读者来说有点高。这两个人,要弄懂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也许与这个原因有关,该译本除了最后的《译后记》,其他内容均为布迪厄文章的译文。而《译后记》也仅仅就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以及个人感触展开了论述,几乎与核心内容毫无关系。如此一来,这本书除了封底的《内容提要》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介绍了。 |
布迪厄眼中的海德格尔与别人的不太一样,看上去他比较能理解后者。布迪厄比较习惯使用他自己的方法做研究,所以海德格尔的理论也被当作社会学、语言学的标本解剖了一通。他是站在更宽广、更多样的立场上审视海德格尔。我们不能否认他对海德格尔理论的掌控,但这导致读者对他的书反而不容易掌控。
总得来说这本书比较晦涩,读之前应先有点理论储备。 |